“這個暫時還不能給你說,也還沒有定下來。”
“如果有人願意幫忙的話,也不是不可能。”方子業說。
洛聽竹也就不再追問了。
過了一會兒,外賣就到了,方子業與洛聽竹兩小隻就移步客廳開始乾飯。
……
翌日查房的過程中,方子業非常著重地檢查了單獨由劉煌龍等人操作的術後病人的相應活動度情況。
中規中矩!
不說特別好,但也不算特別差,比術前提升了蠻多,但如果要與方子業自己操作出來的功能康復情況比,那肯定是沒得比的。
自然,這些細微的變化,病人和家屬都是難以發現的。
在方子業檢查完後,病人笑嘻嘻說:“方醫生,謝謝你啊,我老婆的膝關節和踝關節的活動度已經非常好了。”
“之前很多年都是困鬱於柺杖,但就在昨天,她放開了助步器,自己慢慢走了兩步,她都快哭了……”
中年這麼說的時候,在床上的中年婦女道:“什麼叫快哭了?我都已經哭了。”
“方醫生,你不知道,因為這條腿的殘疾,我丟了我之前的工作,我現在就是一個遊散的閒人,做飯還行,去買菜都不方便……”
“還有我想出去散步,跳跳舞都不行,我之前是舞蹈老師……”中年婦女講起自己的過往,又雙目通紅起來。
舞蹈老師,腿廢了,那職業生涯自然也就到了終點。
“繼續好好康復,不能著急,過猶不及。在醫院這段時間,還是不要丟助步器行走!”
“因為你的肌肉萎縮比較嚴重,所以你還是要堅持抬腿的訓練以及肌肉的專項練習……”方子業交待道。
“好的方醫生,我聽你的,我十年都熬過來了,也不怕這麼幾天或者幾個月。”中年婦女接過自己老公的紙巾,擦拭完眼淚之後又笑了。
笑著笑著就又哭了。
正常人是難以理解‘半殘疾人’的生理和心理創傷,絕對沒辦法百分之百共情的。
“好好休息,好好平復一下心情,以後你應該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可能不如正常人那麼活泛,但如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還是值得期待的。”方子業說完,就走向了下一床。
“方醫生,劉主任……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安排手術啊?”下一床病人的家屬和患者都是熱情地喊了起來。
她是一位六十二歲的老奶奶,膝關節嚴重僵硬並神經功能受損。
是術前病人,來院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她每天都希望自己可以早點手術,然後也學隔壁床的‘妹妹’那樣下床。
“下週再安排手術,不著急啊!”
“慢工出細活,我們不能為了手術量就加快手術節奏,也要在你手術前,對你的病情和其他的基本情況進行綜合評估。”
“比如說你如果冠心病和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況不佳的話,那麼這次的手術是肯定不能進行的。”
“冠心病會增加術中風險,糖尿病則是讓你術後難以癒合。”方子業解釋道……
“醫生,我一直都嚴格忌口的,幾乎處於絕對控糖。”老人忙道。
比起吃甜食,正常的行動讓她更期待,她也想出去遛遛彎,甚至出去跳跳廣場舞,而不是坐在旁邊看其他的老姐妹跳舞。
……
一圈查房下來之後,方子業等人就又下了手術室,開始一天的牛馬生活。
時間如水,一晃又是差不多一週時間過去。
8月17日。週五。
創傷外科,主任辦公室。
當劉煌龍聽到方子業目前手上還有兩篇正在修稿的論文後,右手的熱茶直接就滾出了茶杯,往劉煌龍的手心處爬了去。
“嘶嘶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