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我的刀抽離速度還比較快,這一刀可能就進了踝關節裡面了!”
在這個期間,就連鬆解的方子業,也是先給劉煌龍教授先暫時讓了位置。
方子業有竊喜,但也沒驕傲。
說完,鄧勇轉頭:“言初不怕啊,鄧伯伯在這裡。”
外科醫生則是一次性的外科手術帽,往頭上一頂,就開始進手術室了。
“慢工出細活。”
‘開心’、‘輕鬆’的時間總是一晃而過!
神經縫合技術,臺上除了劉煌龍這個手外科的巨擘外,沒有一個人可以有發言權,包括方子業。
“就是這樣!~”
手術室裡巡迴護士的交談停了,徐龍和曾全明教授二人的聊天停了,袁威宏和劉煌龍二人取帶血管神經移植材料的手術繼續。
而後,方子業和劉煌龍二人各自對坐,方子業緊張地說:“師父、劉教授、韓教授、曾教授、徐教授,我們的核心操作已經完成了,接下來,就是試探言初的單項運動功能時間。”
要帶領一個團隊,就得客觀分析每個人的不同身份,他的視野。
劉煌龍這一句話本來是玩笑,可彷彿刺激到了鄧勇和韓元曉兩位正高。
“嗯。”
主要是劉煌龍太年輕,看起來就好欺負。
“這裡用力。”
手術室畢竟是外科和麻醉醫生的主戰場。
“足部共有大小十三條肌肉和肌腱,另有一些支援帶,我們一條都還沒開始的,到目前才完成了脛骨前後緣的肌肉鬆解。”
嚴志名聞言略低頭,笑道:“謝謝師父。”
“你可以的啊,大腳趾踇長伸肌是腓深神經支配的,你這條神經是正常的。”劉煌龍解釋,接著拍了拍踇長伸肌的起點處。
聽到這裡,方子業等人,包括袁威宏,就只能是把這些梗放在心裡接,一個字都不敢開口。
常規肌群6塊:趾短伸肌、趾短屈肌、足底方肌、骨間足底肌、骨間背側肌、蚓狀肌。
化身成了鴕鳥。
“聽清楚,劉叔叔。”言初見過劉煌龍很多次,所以對劉煌龍的聲音,也是格外熟悉的。
“等會兒還有縫合……”
雖然劉煌龍有傑青的帽子,但是徐龍也不至於不還嘴,口頭上的便利,再怎麼都要佔了。
人不是鐵打的,會累。
“且因術前就是毀損傷,很多肌肉本就是殘缺甚至消失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從疤痕坨中尋找並且分離出這些肌肉和肌腱組織的難度,會比正常肌肉粘連鬆解難度更大。”
方子業點頭後,主動要求:“師父,幫我在這裡拉一下,足部的肌肉和肌腱穿行十分複雜,如果四個小時要完成所有的主要手術操作,我們的清創和鬆解,還要加速一些。”
四月份,這件事還沒有執行,鄧勇就不幹了,假裝不記得這事兒了。
這一次參與的手們,其中有一雙來自方子業。
是啊,如果說這樣的臨床課題,最後總結下來只有方子業+劉煌龍可以操作,那就是失敗的,只是偶然的個例,沒有推行意義。
韓元曉以前是跟著鄧勇混的,一起配合了多年,聞言看了過去:“叫不出人,統稱二哥就對了。”
“這樣的手術,如果只有我和劉教授兩人才可以配合得出來,那麼這個臨床課題就是失敗的。”
鄧勇趕緊幫忙:“劉教授,你這就不懂了吧。麻醉科的帽子總比我們外科的帽子花,咯。”
韓元曉是有功力的,功力比嚴志名深厚得多,一眼就看得出來方子業打算鬆解足背的趾短伸肌,快速地將手裡小巧的甲鉤放到合適位置後,道:“如果子業改行去醫美行業,估計就這疤痕平復切除一手,就值得年薪百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