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沒有亞專科的人就職,會強行分一個,也不會讓專科的住院總就任時間太長。”韓元曉說。
然後略沉吟幾句後,又道:“伱如今已經就職,就應當知道,即便是同一個醫院同一個專科的不同兄弟科室之間,也是要較力的。”
“這樣的設定,旨在提升每個亞專科的教育質量和教育水平。”
“所以,其實每個住院總,都會比較著重地選擇幾個博士帶一帶,三月份是你第一次上任住院總,且還有畢業這樣的大任務,我也就沒和你提這件事……”
“我看你平時的表現,應該鄧老師也沒與你說起過。其實鄧老師完全不必要這麼避嫌的……”韓元曉對鄧勇非常尊敬。
因為曾經是過行政主任的鄧勇,對於這些事情的細節瞭解的可能比他韓元曉更加清晰,但鄧勇完全不僭越,他下了行政主任,有些事情就連自己的學生都不透露。
這就是創傷外科的傳承。
當初,鄧勇教授接任主任位置時,鄧勇教授的導師就是前創傷外科行政主任董耀輝教授,董耀輝卸任後,就是不再插足科室裡的任何事宜,包括人事權。
“韓老師的意思是,讓我多照顧一下錦環?”方子業直接將話鋪開——
方子業這一屆,原本三個人,方子業、李源培、熊錦環。如果愣要再算上八年制的洛聽竹,倒也算一個。
方子業提前畢業,熊錦環的天賦本來就是三人中最好的,屬於臨床科研雙豐收的大佬。
李源培的天賦可能也比較不錯,至少比原本的方子業好,可李源培的成長,屬於被揠苗助長過,估計留院的機會並不大。
熊錦環在碩士畢業前,就直接拿到了韓元曉教授的簽字,相當於百分百有書讀,證明韓元曉教授是非常看重熊錦環的。
李源培有恩師鄧勇,熊錦環同樣也有自己的恩師。
“對!~”韓元曉回得非常直白。
“我也就舉賢不避親了,盧哲甫這一屆,我們科就董文強延畢可以衝一下留院,但錦環這一屆?我個人覺得熊錦環的資質是最好的。”
韓元曉說到這,又不避嫌地說:“當然如果和小洛比起來,錦環又差了一些,但不多。”
“我還是強調一句,小方你到了住院總這個位置,那麼如何安排急診手術,急診手術中的操作,就是你絕對的自由。”
“這不是誰擔任行政主任就可以左右的,這也是醫院規定的住院總的選擇自由。”
住院總期間,急診手術和急會診都是由住院總負責。
在這個時候,住院總要找誰,要栽培誰,全看住院總的自願。
住院總承擔了這個任務和責任,與任何人也不形成帶教的義務關係,當然可以自主抉擇?
我責任擔在這裡,卻沒有絲毫便利,能這麼欺負人?
……
從韓元曉教授辦公室出來,方子業的確是感覺到視野與耳目一新。
仔細去體會亞專科競爭應聘機制,好像很殘酷,卻又有四年一人的保底在,又顯得人性化。
總體而言,還是向上的,對專科的發展極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