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月支國幾乎處處欺壓伯濟國,雙方早已矛盾重重了。
而在伯濟國小試牛刀之後,管休並沒有選擇前往馬韓的都城。
他甚至風餐露宿,一路過月支國而不入,沒有與他們有絲毫接觸。
“東主,小人聽聞月支國乃是馬韓最強大的部落。”待離開月支國境內之後,侯楷終於忍不住問道:“此中糧食牛馬無數,正是交易的好所在,為何過門不入?”
“正是因為他在馬韓最強大的部落才不能去。”管休聞言當即哈哈一笑道:“豈不聞店大欺客乎?”
說罷他便沒有理會一臉懵逼的侯楷,轉頭繼續研究其地圖來。
離開月支國境之後,他眼下其實有三個選擇。
其一是沿海岸右行,如此便可至桑外國。
其二是走左拐走內陸,那便可至古離國。
至於第三條則是一路直行,則可路過怒藍國、萬盧國。
怎麼說呢,這三條路各有各的優點。
但是幾番思量之後,管休最終還是決定沿海而行。
原因無他,誰讓馬韓五十四國有大半都在海邊呢。
當然,說是五十四國,其實就是五十四城而已,各個部落圍城而居,彼此間並沒有多少往來。可以說是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樣不好,很不好。
別看管休對馬韓的落後十分鄙夷,但心底卻沒有輕視他們。
甚至隨著他了解的越多,反而越發重視起這群人來。
畢竟落後歸落後,但是這群蠻夷能生吶!
不說其他,就說剛剛離開的伯濟國,就有將近萬戶、部落上下有近五萬人。
若非如此,溫祚也不會讓馬韓大王如此忌憚了。
而馬韓大王的直屬部落月支國,更是有十萬人之多,是馬韓最強大的部落,否則也當不了大王。
倘若三韓七十八國加在一起,據說更是足足有二十萬戶。
一想到在這三韓之地有將百餘萬東夷人,管休都忍不住替魏哲頭疼。
畢竟整個樂浪郡也不過才將近三十萬人而已。
也就是三韓之地無論百工技術還是農耕水平都十分落後,否則以此基礎東夷人早就把樂浪郡給推平了。
瞭解的越多,管休對前漢武帝就越是佩服。
若非他當初早早的就設立漢四郡,如今東夷之勢恐怕更猖獗。
而當一個人口超過百萬,並且還有耕戰之俗的蠻夷出現在遼東,日後能發生什麼管休簡直不敢想。
甚至管休隱隱的覺得這三韓之地的東夷人比鮮卑人更加危險。
……
“……此行所見所聞,實令人憂心,此間東夷悍勇不輸鮮卑,唯欠刀劍之利、甲冑之堅爾!”
“若令三韓得刀兵之利,卑職恐樂浪不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