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先生在東海尋仙時所得的驚神陣嗎?”
蘇景見此也面露凝重之色。
群芳宴的熱鬧已漸漸斂入尾聲,燈火闌珊處,唯餘一抹最為絢爛的期待尚未綻放——那便是豔冠汴京、名動天下的花魁蘇詩詩,尚未登臺獻藝,引人翹首。
珠簾輕晃!
掌印太監低聲稟告道,“蘇相,今日群芳競豔,前九位花魁已落定,已特為蘇仙子預留一席。”
言罷!
一陣細微的響動,一本精緻的冊子穿越珠簾縫隙,輕輕落在案頭。
“此冊記錄了今日花魁們的定場詩韻與所獲簪花之數,還有一些書院和九大姓之人所投的簪花,上面都記錄在冊。”
“蘇相,請您欽點,定下今日群芳譜上前十的座次。”
蘇景接過冊子,目光掃過,簪花數量前九名皆已過百萬,顯然競爭激烈。
兩人的簪花遠超過眾人,是紫瀟閣的公孫娘子,月華軒的霓凰。
其餘還有兩人的簪花數量只是優勝於其他花魁,卻也拉不開差距,兩人是。
月華軒的胡芸娘。
月華軒的雲婉。
簪花的數量已出,但是最後拍板定下之人還是蘇相。
蘇景看著上面的簪花數量有些滿意點頭。
所為江南道賑災的金銀已經遠超所預算。
“看來這些九大姓和汴京的官員富商,府中的金庫怕是已經堆滿,也還算識事物,為國解憂。”
所謂的群芳宴籌集賑災的金銀,其實也有蘇相的意思在內。
只是藉著群芳宴花魁的名頭。
要是,九大姓哪一家沒有出夠足夠的金銀,蘇景絕對會明日登門拜訪。
蘇景的目光緩緩掃過九位花魁的定場詩,最終停留在“霓凰”那一欄。
他抬起頭,眼中帶著幾分意味深長的笑意,看向三先生:“聽聞這霓凰曾是師兄的紅顏知己,當年還為師兄紅袖添香,不知可有此事?”
三先生未置一詞,彷彿未曾聽見。
蘇景見狀,執起硃砂筆,在霓凰的名下勾勒出一個醒目的“貳”字,紅豔如血。
他語氣悠然,笑道,“師兄的面子自然是要給的。若是師兄願意開口,這第一的位置也未嘗不可。”
說罷!
他的目光轉向其他幾位花魁的定場詩,最終停留在公孫娘子那一欄。
後面的定場詩,字字鏗鏘,透著一股豪邁之氣:
“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
蘇景低聲吟誦,眼中閃過一絲讚賞,笑道:
“若是二師兄在此,見此詩必定心生歡喜。更何況,這位公孫娘子以劍舞聞名,倒是與二師兄的性情頗為相投。”
他提起硃砂筆,在公孫娘子的一欄背後批註了一個“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