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紹也不客氣,開始一連串地提問。】
【你從容應對,每一個問題都能準確回答。】
【不過,你也發現這位董先生,不用翻開典籍,就知道你回答無誤。】
【董紹的眼中逐漸露出了驚訝之色。】
【“想不到,觀少爺竟然真的全部記下來了,真是聰慧過人。”】
【董紹再從書箱內拿出幾本書,《太學》,《襄子》,《孝經》】
【“待觀少爺,半月之後把這些記熟後,老夫再來。”】
【“我記得觀少爺還未曾練字,這本字帖便留在這裡。”】
【董紹也未多說,揹著書箱離去。】
【你親自將董紹送到院外。】
【待回屋內,梧桐的臉上已經有些掛不住了,抱怨道:“少爺,這個董先生每次來都只是留下書籍,從不教咱們一絲一毫的學問,簡直就像個甩手掌櫃。”】
【你擺了擺手,打斷了梧桐。】
【你轉而看向張源來,問道:“張先生,您似乎認識這位”】
【張源來聞言,微微一愣,隨即感嘆道:“自然認得。這位董紹年輕時在汴京可是頗有名氣,曾經差一點就拜入了二先生的門下。只可惜,後面發生了一件事,他最終與二先生失之交臂。”】
【“但即便如此,他當年也曾在書院讀過書,他的學識張某也是佩服。”】
【你未曾繼續追問,張源來顯然對董紹抱有不滿,其中似乎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糾葛。】
【你看向董紹遺留下的書籍,皆是治學需研讀之作,並無異樣之處。】
【唯獨一本字帖,頗為引人注目,你緩緩翻開,字跡遒勁有力,又不失灑脫。】
【張源來望見字帖,言道:“董紹擅長書法,正因如此,才得二先生青睞。此字帖應是他親手臨摹之作。”】
【你默默收下字帖。】
【下午,張源來告辭離去。】
【日子悄然流逝。】
【正月十七之日,華安大夫精心為你診治之後,你終於得以摘下白紗,重見光明。】
【自此,張源來與何笑便無需再來此地為你讀書。】
【何孝大為可惜這份“美差”,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張源來偶有來訪。】
【也不知何時起,謝府之中悄然流傳起關於你的種種傳聞。】
【人們稱讚你為人純孝,天資聰穎,有過耳不忘之才,更以盲棋之技戰勝了謝原。】
【謝觀之名,開始在謝府各院之間被提及。】
【小院讀書,日子過得快。】
【春去雪融,天氣越發炎熱,轉眼間,四月已逝。】
【謝原時常攜同下人與你比試學問,卻每每鎩羽而歸。】
【原本袁夫人年初為你安排的學問考核,卻因關於謝府發生的一件震動天下的大事而被迫擱置。】
【你的父親,定遠侯在邊疆遭遇隋軍重創,兵敗而回,朝廷震怒之下,剝奪了他的侯爵之位。】
【提示:今日天人轉生已結束,請明日再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