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裡,在馬刺智囊團為場上射手群精心設計的戰術下,在帕克透過個人節奏的不斷帶動下,馬刺在過去兩戰裡,均獲得了大量外線出手機會。
突破加三分。
馬刺正是靠著這兩張王牌匹配了勇士的進攻火力。
因此,在這場天王山之戰裡,勇士教練組才會選擇透過提升首發陣容的進攻火力來贏下比賽。
這一選擇直接粗暴。
但卻在這個夜晚,起到了出乎勇士教練組意料的效果。
球場上,勇士的進攻回合。
與墨菲在高位完成手遞手配合的秦嶽突然順下。
在剛才的手遞手過程中,秦嶽沒有選擇帶球。
結果,由於此刻場上,勇士五名球員都具備投射能力,加上墨菲此前已經命中過三分,所以眼見隊友失位,鄧肯只能填坑。
下一秒,墨菲迅速喂球,秦嶽得球后輕鬆上籃命中。
這個回合,本身就具備一定策應能力的墨菲,幫助秦嶽成功破解了馬刺那始終對他堅決執行的防守法則。
在這一刻,史密斯問道:“嘿,傑夫,既然特洛伊墨菲與彌賽亞的搭檔效果如此之好,那為何勇士不在前兩戰上給他更多機會?”
聞言,范甘迪霎時便感受到了什麼叫做.
事後諸葛亮。
事實上,在NBA,很多神來之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比如秦嶽記憶裡,14/15賽季的那輪騎勇大戰。
史蒂夫科爾一開始也不同意勇士打死亡五小,因為在面對勒布朗詹姆斯所在的球隊時,通常而言,給他在場上擺兩個內線屏障才是最優解。
由於墨菲這名球員的缺點與他的優點一樣明顯,所以勇士怎可能在這輪系列賽一開始就讓他打先發?
而且更何況,勇士前兩戰還贏了。
在NBA,贏球時不要亂換戰術,不要亂做人員調整,同樣是諸多主教練的共識。
只不過.
在被馬刺將系列賽大比分扳成2比2平後,於馬刺當前採取的防守策略面前,特洛伊墨菲,於今夜成功起到了奇兵的作用。
首節比賽的他,正是金州勇士在這輪西部半決賽棋盤上落下的那顆殺子。
ATT中心,首節戰罷,35比28。
金色浪潮,在沉寂了兩場比賽之後,再度翻滾。
次節比賽,體能消耗遠低於前兩戰的秦嶽完美展現了他的硬解能力。
球場上,勇士的進攻回合,在於低位坐住頂替鄧肯出場的霍里後,只見秦嶽忽然轉身強起。
霍里於同時起跳試圖攔截,但令他瞠目結舌的是,比他率先起跳的秦嶽居然在他落地後仍單手抓著籃球飛在空中!
這又是一記喬丹看了會痛不欲生的進球。
場邊,眼見此幕,鄧肯立馬便扯掉肩上毛巾走向了技術臺,並且不接受任何來自馬刺教練組的勸阻。
眾所周知,不同級別的防守與不同級別的防守人給進攻球員帶來的消耗是截然不同的。
倘若把科比“屠龍之夜”的防守球員換成巔峰邁克爾喬丹,那就算科比依然能憑藉火爆手感於喬丹面前飈下高分,他也絕不可能喪心病狂地出手四、五十次。
因為在他出手四、五十之前.
他一定會在與喬丹那一次次的高強度對抗中精疲力竭。
秦嶽亦是同理。
由於此前兩戰,不管秦嶽最終用什麼方式完成進攻,鄧肯始終會不留餘力防守,所以每當比賽來到第二節前半段和第三節後半段,秦嶽都必定會迎來兩個體能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