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把自己收藏中的部份寶貝借給皮爾卡頓公司之外,寧衛民也沒忘了京城的兩家美術院校——國家美院和工藝美院。
尤其是後者,因為天然自帶實用美術的屬性,比國家美院的純藝術派更適合商用,無論是此前還是在今後,都註定會對他的個人事業起到莫大的幫助。
實際上對寧衛民來說,無論是出於回報對方的,還是出於利己的目的,甚至是出於當初曾對霍延平所做的公益性承諾,他都一直存有把自己收藏中的部分近代美術畫作,長期出借給這兩個美術院校展覽的意願。
所以待在京城的這段時間,除了忙和生意上的事兒,寧衛民也抽空跟兩家院校就此事進行了多次接觸與溝通。
那自不用說,兩家美術院校對寧衛民主動釋放的好意相當驚喜,表現得分外積極。
最初接觸的時候,兩所院校的領導,除了對寧衛民的慷慨大加稱讚,充分表達出各自的感激之心和敬佩之情之外,幾乎是迫不及待想要儘快把這些名家大作趕緊接回自己的學校。
畢竟國內目前在教育方面可以投入的資源太少了,尤其是美術專業這樣的“偏門”。
即使是國家最高等的美術學府,但每年能拿到手的經費仍然少的可憐,頂多就勉強維繫基本的教學工作,哪兒有閒錢去買這些名家的美術作品?
說句不好聽的,要不是寧衛民總是能整出些花活,時不時給這些美術院校的師生找點外快,就連教授和老師們的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怎麼可能產生這方面的奢望?
所以現在寧衛民給予他們的,那是他們平時完全連想都不敢想的東西,簡直就是夢想照進了現實。
而同時,更需要強調一點的是,這些名家大作又確實是美術行業在專業教學中所缺少,又急需的東西。
有機會能夠臨摹名家的真品,多看精品畫作,對每個專業美術人才的眼界、見識提升,和磨鍊繪畫技巧都是極為有效的方式。
雖然不能說是必需品。
但這就像國家兵乓球隊想買的動作捕捉進口裝置一樣,是屬於能夠在關鍵的細處幫助專業人士突破瓶頸,有可能讓藝術境界更進一步的好東西。
所以就連兩大院校,已經算是美術家的不少知名教授,對此事也殷切得很。
說是滿心澎湃,激動莫名,一點不誇張。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件事不可能於短時間辦成,壓根就不是急茬的事兒。
寧衛民也不是什麼毛頭小子,他絕不可能頭腦發熱,一衝動就跑來搞捐贈做好事的。
那麼怎麼保證這些畫作的絕對安全,就成了擺在大家面前最現實問題。
這裡的“安全”不僅僅是說防盜和防火的問題,更重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儲存書畫是需要相當專業的儲存條件的,溼度、光線、溫度、防塵,都要考慮到才行。
而且樣樣都需要專業性,不管是裝置,還是人。
但很可惜的是,如果以實際情況來判斷,以兩所美術院校目前只有幾棟簡易樓的條件,現在可並不具備這樣的硬體兒基礎。
於是很快的時間裡,兩所院校的校領導就都熄火了,彷彿被一瓢涼水給澆醒了。
他們瞬間理解了寧衛民的需要——要想拿到這些畫作進行展覽和教學工作,起碼也得弄出幾間臨摹室,裝置條件還得達到專業美術館的級別才行。
這怎麼可能呢?
原本他們就是買不起馬的破落戶,為了養馬還要蓋個莊園,這是什麼操作?
無疑更是不切實際的天方夜譚了。
不過好在寧衛民能提出問題,就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他來不是為了戲耍大家,看別人難受的。
他又召開了會議。
而且就在校領導們都沉默不語,面顯尷尬的時候,寧衛民便態度鮮明地表明瞭自己的誠意。
“其實大家不說,我也知道大家發愁什麼。對學校的實際情況我是有一定了解的,缺資金是不是?沒關係,其實我的意思是,如果咱們能跟教育局做好溝通工作,獲得准許的話,我願意出資給在咱們校區裡分別興建一棟樓,作為校方專屬的美術館。這樣一來,不但我出借給各位的書畫作品能夠獲得安全的保證,就是咱們學校的教授和老師的作品,也會同樣獲得更好的儲存條件……”
“什麼!居然要捐樓給我們?”
“寧經理,你說的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