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經濟擴張賺錢,那算不得什麼本事,因為這種情況下,人人都能賺到錢。
只有能在疲軟,萎縮的時候賺到錢,那才是真正優秀的商人。
而這兩點,寧衛民全都做到了。
1988年的9月份,整個京城,大多數商人恐怕都是像年京這樣只能斷尾求生,愁眉苦臉的主兒。
少數人才能像江浩這樣,靠著腦子打個平手,做到全身而退的。
真正還能笑得出來的,那更是少之又少,已經是希有動物了。
不過寧衛民和他的人,恰恰就是這為數不多的稀有群體中最冒尖兒的一群人。
先說進賬方面。
無論是男女服裝、運動服、易拉得拉桿旅行箱、易拉得領帶、還是惠民菸酒店的菸酒、LVMH的酒水,又或是寧衛民囤積的郵票。
寧衛民都在這場搶購風潮裡,抓住機會對現貨進行了較高價格的拋售,套回了大量的現金。
這等於一次集中的業績釋放,寧衛民多年佈局的各個行業,在這8月份來了個百花齊放。
不但直接讓他在內地的現金資產到達了一個前所未有新的高峰。
甚至這種擁有大量現金的狀況還進一步促進了他麾下各個產業的良性發展。
要知道,在這種極端行情下,人們從極度亢奮的買方市場快速進入到極度疲軟的賣方市場,也讓現金和現貨的關係在短時間內完成了逆轉性質的對調。
而大多數人面對這種百年不得一見的場面,都缺乏相應的經驗,根本就反應不過來。
所以當那些囤滿了貨的商人們在搶購風潮過去之後,忽然發現人們的購買力迅速下降,這才意識到過度囤積貨物是犯了傻,無不陷入到有貨沒錢的窘境之中。
那麼要想盡快把吃滿的庫存降低,換一部分現金好用於週轉,繼續維持生意,那就得割肉,忍痛低價拋售。
這麼一來,在此之前,寧衛民的企業所面對生產資料嚴重不足的情況一下子就得到扭轉了。
過去是他出高價得求人才能買到貨,甚至一度曾經因為過度炒作而斷供。
但現在一切的原材料都由著寧衛民的人挑選,他們拿到手的還都是跳樓價。
所以別看寧衛民在今年8月份曾經下令讓街道服裝廠和易拉得的代工工廠停止購買材料,導致兩家工廠因為原料短缺,一度停產,只能讓工人回家休息。
但現在再回頭看看,這個決定還是明智的。
因為僅從原材料上節省出來的錢,就要比工廠不歇氣的加班趕工出貨賺的還要多呢。
更別說工人還能好好歇上幾天,著也有利於後續工人迴歸,會以更佳的狀態重新投入工作。
就是皮爾卡頓公司,也因為鄒國棟聽了寧衛民的建議,在停止購入原材料的同時,抓住這個機會完成了清庫存的工作,把七成的庫存及時變成了現金。
現在面對未來註定要經受的幾個月的冷淡期,也因為手裡的資金充裕兒變得遊刃有餘起來,正好可以借這個時候調動公司資源,把除了對內銷售以外的業務抓一抓。
比如皮爾卡頓公司要出的時尚雜誌,比如新一屆的錦繡東方模特大賽,還有皮爾卡頓大廈的新樓B座建設的進度規劃,等等。
總之,高賣低買這一條絕對是商業千古不變的真諦。
都是因為這一次成功做到了這一點,他們才擁有了絕對的主動權。
其次,我們再說說寧衛民這次成功抄的底。
和大多數人囤積的貨物不一樣,寧衛民購入可不是日用百貨,家用電器,柴米油鹽。
而是稀缺資源,是世間不可多得的工美藝術品,是文物商店的文物,是信託商店裡沒人識貨的硬木傢俱,還有屬於送禮硬通貨的中高檔酒水。
所以即便是搶購風潮過去,但他砸的那些“窯兒”也沒掉兒價,反而因為市面上這些東西的變少,價格繼續上升,都有了不小的漲幅。
甚至不少東西還都被他排上了相當實際的用場,以另一種方式為他創造額外的價值。
就比如說吧,像收來的工藝品、瓷器和傢俱,除了芸園自用之外,寧衛民還能關照關照其他關聯企業。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皮爾卡頓公司的大廈。
要知道,馬克西姆酒店的大堂只是一個不算很高的平層,相比其他好多酒店在大堂設計上盡力恢弘高遠,比如長城飯店和香格里拉這樣的五星級飯店。
馬克西姆酒店大堂不但面積不大,而且根本談不上什麼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