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當初是拿寫字樓的格局臨時修改的嘛。
所以馬克西姆酒店大廳的休息區其實挺小的,擺不了幾張沙發和茶几。
而且裝修裝飾也談不上特色,頂多也就稱得上中規中矩吧。
畢竟在共和國要想弄成法式風格,像馬克西姆餐廳那樣復原法國總店的裝修,太花錢了些。
宋華桂可沒那麼多閒錢,她也就是弄了幾幅法國油畫,還有自己丈夫的一些壁毯作品來當點綴。
另外,京城兩家美院也有一些雕塑系的師生應寧衛民之邀,把他們的一些比較出彩的個人作品拿來展覽,做個裝飾的。
可以說,優雅精緻的藝術氣質是有的,但要談到富麗堂皇,奢侈華貴就不行了。
要不為什麼這裡只能勉強算個四星級酒店呢?
方方面面都具有侷限性和劣勢,尤其是空間上距離五星級酒店的標準甚遠。
但是有缺陷不怕,只要找到好的辦法,一樣能有效提升酒店的層次,改善客人的觀感。
寧衛民這次買的東西就有這種奇效,有些東西一送到這裡來,那就立馬不一樣了。
像酒店大堂的所謂的大堂吧。
寧衛民建一把原先的沙發撤掉,然後在地面上鋪上一塊進口地毯。
地毯上再安放六把雞翅木的圈兒椅,幾個方几,那油亮亮的紅木顏色配上地毯的花色在明亮的暖光燈下,一下就把層次提上來了。
儘管負責這個區域的服務員仍舊只能提供一些茶水、咖啡,和簡單的茶食,其他的就沒有了。
但用精美的仿古瓷蓋碗和咖啡杯具,取代了通用的白瓷杯壺。
在這個年代京城,無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一旦把細節做到了位,就能帶給客人愜意的享受,很受客人歡迎。
還有大廳正對面的牆壁上,寧衛民送來了清代畫家任伯年的《群仙祝壽圖》作為裝飾。
這是任伯年成熟期的經典鉅製,通景十二屏,每屏縱209厘米、橫59.5厘米。
任伯年所表現的具體內容,是四十六位神仙,從地面、海上和空中各路分赴王母壽筵祝壽的情景。
畫中老壽星和麻姑已經登岸,八仙從海上飄拂而來,天上祥雲繚繞,雲間仙女前擁後呼地翩翩飛來赴會。
畫中蟠桃盛會吉祥喜慶、熱鬧非凡。眾仙女歡歌起舞,竹絲交響。
歌舞昇平中的崑崙之巔,上有瓊樓玉宇,閬苑仙桃,左有瑤池,右有環欄翠水準備著祝壽的情景。
可謂場面宏大,內容祥瑞。
最絕的是,每幅人物按景色的不同配置也有不同,但都可以獨立成畫,並無支離破碎的感覺。
然而十二屏合攏起來,卻又渾然一體,天衣無縫。
像這樣的畫作,哪怕是不懂華夏文化的老外,經過大堂時也經常會被吸引駐足,感受到其獨特的色彩和表現魅力。
這還不算什麼,除了這幅充當背景的《群仙祝壽圖》之外,寧衛民還給酒店大堂裡添了幾件更加顯眼的玩意。
最佔地方,體積最大的莫過於兩個碩大的象牙雕塑了,名為——《新舊京城》。
這是共和國成立十週年的獻禮之作,是由牙雕廠許多第二代技師集體創作的,本身就具有特殊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
但最獨特的還在於,這還是一套兩件作品。
作品分別用兩根尺寸一樣的整牙進行雕刻,約長205厘米,寬15厘米,高69.5厘米。個,分別叫做《舊京城》和《新京城》。
《舊京城》雕刻了街巷、店鋪、市井等具有濃郁老京城風貌的場景,人物塑造也充分體現了京味兒特色,展現了京城舊日的民俗風情。
《新京城》則主要雕刻了坐落於京城中軸線上古建,以及長安街上於共和國成立後興建的經典建築,整體氣勢恢宏。
兩件牙雕透過對比體現了共和國成立十年來京城日新月異的巨大變革,展現了京城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新成就。
就這件作品,要不是當年國家博物館實在是經費緊張,拿不出錢來,不得不暫時存放於象牙雕刻廠的庫房裡。
而且後來經歷了“運動”,又把這事兒給忘了,寧衛民是絕對沒有這個福氣,能以區區的八萬元,就把這件作品納入自己囊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