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當下國際經濟繁榮,跨境商務活動越來越多的大背景下,人們對這種旅行箱的需求絕不會少。
起碼在亞洲,一定市場廣闊。
因為東方人的身體素質不比西方人,對這種行李箱的渴求,當然也比西方人要大的多。
更別說他還大概估算了一下生產成本。
他發現如果做到和新秀麗公司相同的質地,在港城生產也就二百港元一隻,在內地建廠的話成本會更低,一百元港幣就足夠了。
這樣的東西,哪怕他花錢買專利,做出來賣三百美金一隻也是暴利啊。
更別說寧衛民還無意中給他出了個更好的主意,大機率可以繞開新秀麗公司的專利呢。
就是這樣,曾憲梓表面未動聲色,內心卻欣喜若狂。
都沒等寧衛民出國呢,他就派出專人去調查世界範圍行李箱專利註冊的情況。
結果最後更為驚喜地發現,世界範圍內註冊記錄在案的,除了1970年,美國人Bernard D. Sadow申請了用一個軟繩拖行的帶輪子的皮箱的專利。
&nsonite)公司在此基礎上加寬了行李箱,併成功將把手上的牽引皮繩收納在行李箱內,使行李箱的外觀更加簡潔的相關專利。
至於其他形式的,任何有關拖拽式滾動旅行箱的相關專利,就再沒有了。
到了這一步,曾憲梓毫不懷疑自己運氣絕佳,竟然無意間發現了一個絕妙的商機。
他以為寧衛民可能是出差過程裡,無意中看到有哪個外國人在使用那種拉桿旅行箱才提出來的。
但事實很可能那種拉桿旅行箱是外國人自己發明的,卻沒有申請相關專利。
於是雄心勃勃,打算自己馬上研發拉桿旅行箱,把從寧衛民口中得到的天才想法變為實物。
為這個,他連大陸正蒸蒸日上的市場都顧不上了,草草安排的了一下,就火速趕回了港城。
然後把自己手下所有設計和製作箱包皮具的技術人才都招攬在一起,不計代價和成本的全力開始研發拉桿旅行箱,光研發這個專案的啟動資金就調撥了二百萬港幣。
就這樣,從8月初到了9月初,歷時一個月,雖然錢如流水一樣花了出去。
但在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拉桿旅行箱這個專案不但得到了資料和試驗的證實,而且基礎模型也建立起來了。
拉桿的骨架和連線方式基本確定,攻關方向開始集中在零件細節和外觀,以及具體尺寸方面。
這個時候,不但曾憲梓自己心中歡喜無限,私下裡這麼跟自己的老婆說。
“等到我這個拉桿旅行箱專利到手。我們家就可以安枕無憂了。這就叫一招鮮,吃遍天。可惜呀,託我買這種行李箱的那個年輕人沒有這個福氣嘍。他聰明是聰明,可沒想到利用這個主意來搞開發,偏偏要跑到東京開餐廳。結果錯失良機,我想到了,當然能掙大錢了。我今天才發現自己的命真的好,這就是該我發達啊。”
甚至就連參與這個專案研發的技術人員們也很興奮,主動加班加點趕進度。
這些人無不認為公司找到了千載難逢的拳頭產品,未來一定能憑藉這款旅行箱在世界舞臺上閃亮登場,讓金利來真正成為世界名牌。
甚至很有可能打敗憑著牽引繩旅行箱賺錢的新秀麗公司,獨霸旅行箱的主流市場。
到時候,為人厚道的老闆一定會予以重賞,大家的前程更是一片光明啊。
但偏偏就在港城這邊所有人都在用靈魂高歌“我們的未來不是夢”的時候,9月10日上午,一份來自東京的傳真,把他們一下子就從美夢中驚醒過來。
“老闆老闆,不好意思,打擾到你。可東京有人發來一份傳真啊。上面居然是我們的拉桿旅行箱的圖紙哎?!”
秘書面帶慌張的敲開了曾憲梓辦公室的門,然後當面把一份傳真放在了曾憲梓的辦公桌上。
房間裡,正在和兩個技術負責人,頭碰頭看著圖紙,共同討論拉桿旅行箱的曾憲梓一下子就愣住了。
他默默的拿起那張傳真看了起來,良久無語。
最終一聲嘆息,把傳真又放下了,垂頭喪氣釋出了最新命令。
“你們去把拉桿旅行箱的專案停下吧,不用趕工了……”
而那兩個技術人員聽見秘書的話,早就心慌意亂,在旁邊等的火急火燎了。
一聽這話,差點沒原地蹦起來。
他們登時不顧尊卑,一起上手把傳真搶到手裡,腦袋挨著腦袋看了起來。
結果就一眼看到紙張的內容,全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