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壞了不少,可該修的修,能用的用,最後居然也給湊出來四十幾種冰燈。
有船型的,有宮殿的,還有花卉的、動物和人物,從款式上說,也算是豐富多彩。
效果上就更絕了,比如大肚子彌勒佛,腹中就是空的。
從背後放進蠟燭去,一旦點燃,就像有了佛心,把彌勒佛整體照個透亮,十分晶瑩漂亮。
而且那咧著大嘴笑著,露著肚臍眼的樣子,真和畫上的一模一樣。
再比如有一個烏龜形的冰燈,是模彷龜趺馱碑的樣子。
在晶瑩剔透的烏龜身上,可以點著四支蠟燭,把個烏龜照的四處通透。
不過要說最美的還是一排仕女,全是和真人一般大小,姿態各不一樣,盡態極妍。
而且每一個手裡都捧著冰制燈盞。
那紅彤彤的燃燒的蠟燭放入其中,正好可以把她們的臉打亮。
設想一下,這些冰燈彙集在長廊之下,要是晚間一起點亮,那是是什麼效果?
豈不是宛若碧天中的星斗!
即便是白天,趕上雪天、陰天,點亮它們,也是閃閃發光,水色琳琳的。
雖然這些蠟燭點燃的冰燈,在色彩光亮上,和幾十年後的用LED的冰燈無法相比的,但勝在了“奇巧”二字。
首先,這些冰燈的模子都是經驗的產物。
前人不知道多少年流傳改進的經典造型,光源照射設定的是特別科學。
其次,就是倒模出來的冰燈質量恆定,方便快捷。
只要模子不壞,天氣夠冷,一宿就能凍出一個來,而且每次所制,均一般無二。
再加上“水火不相容”這句俗語,就更顯得這樣的傳統冰燈才夠味哪。
別說來逛長廊的遊客們都會對這樣的的冰燈產生極大的興趣,誰都想看看臨近傍晚時天色一暗,冰裡點燈的稀罕事兒。
就是寧衛民本人第一次見到這些冰燈,他也是格外的激動。
當時就忍不住一個勁埋怨許平治藏私。
不為別的,就因為在寧衛民的心裡,這樣的冰燈儼然與壇宮飯莊的藝術冰凋形成了完美的互補。
要知道,一個大型宴會所需的冰凋,往往需要兩個凋工精湛的廚師,一起忙和半天。
何況就是尺寸再大,也沒有一個人高的冰凋。
可要是有了這樣的冰燈模型,普通的人就能操作,豈不省了大事兒了?
甚至這冬季晚間,大可擺設這樣的冰燈在北神廚院子裡,作為應景的戶外燈飾啊。
要論化繁為簡的工作效率,這簡直弓箭與火槍的區別啊。
所以寧衛民隨後就跟宮燈廠開了口,要先借四個仕女的模子使使。
等什麼時候天兒暖和了再還。
宮燈廠那邊自然是百分百的答應,還主動要派職工來指點冰燈倒模。
要說這廠長許平治倒是拎得清的。
他知道全是運氣好,能碰上寧衛民這樣的大客戶,自己廠子才有好日子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