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這兒,大家反倒都覺著值。
幾乎人手一個猴拉稀或者是一頭小糖牛。
這怪不怪?
說完了糖人兒,還得再說說麵塑。
這門手藝,京城老百姓都稱之為捏麵人的。
要把江米磨成面,再把面和水揉軟,用顏料調成五顏六色。
再透過藝人的巧手,捏成各種古裝戲曲中的人物角色。
由於材料的可塑性強,捏塑工具多,製作時間也相對充裕。
麵人成品後,要論精巧美觀,是遠超糖人和糖畫的。
京城最有名的麵人藝人共有兩個流派,分別是“麵人郎”和“麵人湯”。
“麵人郎”是海淀的,一直技不外傳,走的都是民間藝術的路子。
“麵人湯”是通州的,第二代傳人湯子博卻趟出了一條新路——人家在1956年被工藝美院接納,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從此這位老爺子不但開枝散葉,廣收門徒。
也可以不虞生活之憂,安心創作,變成了潛心研究麵塑藝術的學院派。
寧衛民請來在西配殿坐鎮的這位麵塑藝人姓董,而且還是位女性,她就是“湯子博工作室”當年面向全國招聘,首批選中的唯一學生。
因為喜歡麵塑,她在這方面下過不少苦功,得了“麵人湯”技法的真傳,畢業後還留校當了教麵塑的老師。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受過系統的美術訓練,她兼具西方凋塑的塑形能力、東方古國的審美情趣,以及麵人湯的獨門技巧。
所以捏出的麵人,已經不是哄孩子玩的東西了,而是成了真正的藝術品。
不僅形象新穎,神態、體態逼真,還脫離了木棍兒,可立在木板之上欣賞。
說白了,那就不是麵人兒,簡直成了“面神”。
要是擱過去,大家都拜神求佛的老年間,這些東西滿夠格供起來受香火的。
所以今天她現場隨手捏出的孫悟空、牛魔王、鐵扇公主、紅孩兒、呂布、貂蟬、達摩、嫦娥、來說。
別看都是行活,不是什麼經過認真琢磨的作品。
可人物一個個栩栩如生,生氣勃勃,裝束考究,形神兼備,足能支撐十元一個的高價。
尤其雷歐、阿童木、龍子太郎、花仙子、匹諾曹、米老鼠、唐老鴨,這樣的外國卡通人物。
別看對於吹糖人的宗師傅很有難度,對捏麵人兒的董老師而言,卻反而是最容易的,因為那都是簡化過的造型啊。
董老師一兩分鐘就能捏好一個,其準確和精緻,絲毫不亞於官方手辦。
而且卡通人物的賣價兒還要便宜許多呢,三塊一個。
所以別說京城本地人看了吃驚,甘願掏這份錢。
老外更沒見過,那都不是一買買一個,是一買就買好幾個。
說句大實話,董老師要是受聘於迪士尼樂園啊。
估計就憑這手速成的麵人兒,就憑顧客要什麼捏什麼。
她就能一舉成名,上電視,上報紙,紅遍全球。
可惜啊,泱泱中華人才濟濟,誰讓她人在京城任教呢?
老外又太沒見識,壓根就不知道東方古國還有這們神乎其神的造型技藝。
也就沒了讓世界認識她的機會。
不過即便如此,今天也夠她出盡風頭的了,因為現場很快出現了一個意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