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情日本人是不過春節的,當時恰逢外貿部門帶幾個日商來廠裡參觀考察。
這對大缸一下就被個日商看中了,現場出價一萬八千元外匯券想要運回日本珍藏。
這個價碼比起壇宮出的六千六百塊可高多了。
連外貿部門陪同的人都很眼饞。
工藝品廠的銷售科長,自然是大為意動啊, 張口就要答應。
熟料卻被劉永清堅決拒絕。
這老頭兒口口聲聲說這對大缸是壇宮訂購的,人家早付了全款。
後來日商加價一萬到兩萬八千元劉永清也沒答應。
甚至日商又提出可以花錢預訂,一年之後交貨的要求,都被他撥浪腦袋給拒了。
居然告訴人家,他沒時間,後面還有其他更重要的活兒要幹呢。
結果不但弄得外貿部門的人和日商都是帶著一肚子不快悻悻離去的。
就連廠裡的銷售科長也心疼不已啊。
因為劉永清的執拗,差點沒犯了心臟病。
所有事後這位科長便去找廠長,又告了劉永清一狀。
但廠長這次總算是不糊塗啦。
反倒跟科長說咱們壇宮是長期合作,每年人家定的餐具就不少。
日商出價再高,也是一錘子買賣,弄不好中間還得讓外貿部門揩油。
何況劉永清也沒胡說,他後面確實還有壇宮給的一個兩萬多造價的大活兒呢。
真要是能做出來,絕對能震驚業內同行,讓咱們廠子名聲傳遍全國。
咱們可不能算小賬,更不能說話不算話。
弄得科長吃了個燒雞大窩脖,也只能啞口不言了。
至於廠長說的那兩萬多造價,能出名露臉的大活兒,也就是今天展出的另一對仿古瓷器——兩米八高的仿乾隆粉彩百花不露落地大賞瓶。
這玩意可真是了不得!
那完全可以說是劉永清這輩子燒出的所有作品中,最牛不過的巔峰之作。
要是跟這對落地大賞瓶一比,那對日商看上的大魚缸,恐怕就淪落成凡物了。
根本不夠看的,就這麼大差距。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要燒造這對大賞瓶的技術要求太高了,簡直前所未有。
除了兩米八的器型非常大,所需要的瓷胎沒法從jdz購買,只能自制之外。
這對大賞瓶更主要的技術難點,還在於它們是“百花不露”的粉彩圖案。
所謂“百花不露”,也叫“百花不落地”。
這是誕生於清乾隆朝,給瓷器釉上彩的一種表現手法。
指的是將粉彩與金彩結合,各色花朵將整個畫面填滿,不露出瓷底,也不露出花朵的枝幹。百花如同天女散花,浮於空中,故有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