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廚房裡的外語都很簡單,全是跟做飯有關的,你們要有心學不會太難。要不學也沒關係。關鍵就看你們是想在咱們國內幹一輩子,還是想走出國門了。”
最後一句,讓叼著菸捲的兩個人都愣怔了一下。
“什麼?走出國門?我們還能出國?”
“寧總,您沒開玩笑吧?我們真有這樣的機會嗎?”
寧衛民淡定的點點頭。
“不開玩笑,我說能去就一定能去,而且應該不會太遲,就這幾年的事兒。不過,能出去的人是有限的。總不可能大家夥兒都去。到時候,你們還能不能在這個名單上,就得看你們在馬克西姆表現得怎麼樣。”
“我得著重解釋一下,以免你們誤會。這不是說出去的本事就大,留守的本事就小。主要是考慮國外生活、工作,肯定和國內有較大差距。那就需要學習和應變的能力,才能更好的適應環境。從二位辭職一事來看,應變能力足以。所以下面就看二位的學習能力了。我這麼說,你們清楚了嗎?”
今天這一番談話,對於江大春和小查的情緒來說,無異於坐了一趟過山車。
費解、驚訝、憤怒、忐忑、不安、欣慰、驚喜、心虛、膽怯、鼓舞、激動、狂喜……
這些情緒帶著他們兜了不知道多少個圈兒圈兒。
真是一會兒上天,一會兒入地。
所以談完了話,他們都已經徹底被繞暈乎了,滿懷“士為知己者死”的執念。
真就跟從過山車上下來一樣,帶著極大的刺激感和滿足感離開了寧衛民辦公室。
效果直接體現在了隨後的工作上。
這一天,無論廚房的人還是餐廳的人都發現,這哥兒倆如同打了雞血,幹活分外積極。
而寧衛民聽說了這些情況,也在自己辦公室裡,默默給自己的表現點了個贊。
他的慶祝方式,是像卡斯特羅一樣,望著窗外,嘬著高斯巴雪茄總結經驗。
嗯,今天的談話,火候還是可以的。
對他們施加的幫助,既是雪中送炭,也沒讓他們以為他們自己不可獲缺,我是在故意討好他們。
否則,這樣的人情也就不值錢了。
嗯,情緒上也到位。
我已經脫離了表演的範疇了,真情流露,自然天成。
在感動他們的同時,我自己也有感覺,絕對沒有破綻。
尤其這倆小子都是性情中人。
壞主意雖多,但本性不惡,道德上沒大問題,投資他們還是有價值的。
給出這份情,興許他們就能還我一輩子。
嗯,今天唯一可能有點問題的,是最後嘴瓢了,出國的事兒好像不該這麼早提呀。
這怎麼掌握“給予”的度,怎麼掌握“給予”的節奏,看來我還是欠練習,得好好再琢磨琢磨。
老爺子說的是啊,飲足井水者,往往離井而去,
既不能讓他們餓著,也不能喂得太飽。
否則,如果一下傾囊而授,他們便會不以為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