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事兒好是好啊。
可問題是天壇園長卻是最不耐煩長時間應酬的。
這年頭人人都巴不得能上電視露臉,園長可不稀罕。
於是僅僅禮貌性的接受了十分鐘的採訪,園長就以有更重要的工作去忙為由,把寧衛民給推了出來。
並且跟攝製組還撂了實底兒,聲稱所有活動內容都是寧衛民策劃的。
說有關書市一切組織策劃和奇思妙想都是這位皮爾卡頓公司代表的功勞,
還非要逼著寧衛民來出這個風頭不可。
這樣一來,寧衛民推無可推,讓無可讓,也就只好勉為其難,親自奉陪了。
當然,他也不傻,沒忘了把喬萬林也給拽來,跟自己一起陪綁。
結果這一手倒是錯有錯著,皆大歡喜。
要知道,寧衛民對書市種種不僅爛熟於心,而且有著超越時代的見解。
再加上口才又好,融古今中外優點於一爐,簡直是一個天生的“解說機器”。
他的口才一般人追不上。
偏偏喬萬林這人熱心仕途,天天朝思暮想的就是找機會能夠表現自己。
關注他的人越多,他發言才越有興致。
甚至因為知道能上電視,實現超水平發揮。
而且他跟寧衛民還交情匪淺,是配合默契的老朋友,老搭檔。
倆人這麼湊在一起,你一言,我一句。
簡直就是妙語連珠,棋逢對手的一場脫口秀啊。
至於為什麼是脫口秀,而不是對口相聲。
那是因為他們的對話雖然也很幽默,談得觀點出新,高潮迭起。
可對話相當自然,充滿誠意。
有一說一,既不矮化自己,也不踩鼓旁人。
不僅沒有市井俗氣和京油子味兒,也沒有刻意浮誇的表演。
反過來,對現場的工作人員、舞臺上的演員,甚至逛書市的遊客。
他們卻充分給予不吝言辭的誇獎和誠心誠意的感謝。
所以節目錄制效果是相當的好。
整個採訪過程中,別看寧衛民和喬萬林都是一本正經,卻能讓人心生親近之感,忍不住會心而笑。
他們不僅沒有一點畏懼鏡頭的生澀感和緊張感,反而有點讓主持人反應不過來,插不上口了。
以致於結束拍攝,攝製組的人集體戲稱他們倆是來搶飯碗的。
而到了一週之後,京城電視臺正式對公眾播出這期節目的時候。
節目的具體內容更讓人有點感到意外。
因為有關天壇夏季書市的內容居然被京城電視臺作為壓軸重戲,放在了這期節目的最後。
時間居然足足佔了十分鐘,是這期全長半小時專題節目的三分之一。
其中還給了寧衛民和喬萬林許多特寫鏡頭。
對他們完全就是正式主持人的待遇。
這不但證明了,電視臺方面很認可寧衛民和喬萬林的業餘解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