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1日,京城舉行了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閱兵儀式。
堪稱世界矚目!
不僅全國的老百姓,都在透過電視機、廣播電臺,收看和受聽現場直播。
受邀前往天安門廣場的外國媒體記者,數量也重新整理了記錄。
要知道,共和國距離上次大閱兵已經間隔了十五年。
而且這一次閱兵,正處與我國和英國就港城迴歸一事,談判內容草簽之後的關鍵視窗期。
與此同時,共和國的南部邊陲又不得安生,正與一小國屢屢發生軍事衝突。
自然有許多國家想要藉此進一步瞭解共和國的軍事實力。
共和國沒有讓世界失望!
當天早上五點,參與閱兵的戰士們就早早起床集合,來到天安門附近進行準備工作。
上午九點,一千人組成的聯合軍樂團開始吹奏軍樂,閱兵式正式開始。
然後由一萬多名部隊指戰員組成的四十二個地面方隊透過天安門。
由於許多部隊都參加過實戰,是從戰場上下來的。
哪怕隔著電視螢幕,都能讓人感到軍容的肅殺之氣直面衝來。
機械化方隊同樣展示了戰略導彈等多種武器。
要知道,這些武器可都是由我國自行研製的,已經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閱兵結束後,又輪到展示各條戰線輝煌成就的群眾遊行開始。
在遊行隊伍中,有“聯產承包好”的標語車、有“中X中X一號檔案”的模型彩車,也有剛剛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的體育方隊。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當學生方隊經過天安門城樓時,一幅“小平您好”的橫幅突然展開。
大學生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了人們對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敬意。
這一天,閱兵儀式結束後,由天安門那邊放飛的彩色氣球,幾乎讓全城的人都看見了。
那漫天的氣球,飄飄悠悠,一時將首都的天空映得五彩繽紛。
全城的孩子們跳著腳喊著,笑著。
大人們也說,長這麼大從沒見過這樣的景兒。
總之,這次大閱兵舉辦得很圓滿,很理想,可謂恰逢其時,完全取得了預計的成效。
既提升了全國人民計程車氣和信心,有效的敲山震虎,震懾了國際上的宵小之徒。
也給世界各國彰顯了共和國正逐步走向欣欣向榮富強之路積極形象。
甚至國慶節過後不久,我國在經濟領域也有了大動作。
第十二屆三中全會在京召開,這次會議透過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決定首次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決定也明確說,今後政府原則上不再直接管理企業。
於是一批國有企業在領了“尚方寶劍”之後,開始直接進入市場競爭。
正是在這個時期,潘寧了成立珠江冰箱廠,開始生產“容聲”牌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