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民讀書社被學生家長髮現不良讀物予以舉報的風波,在寧衛民接手之後就這麼結束了。
寧衛民“短平快”的處理方式堪稱“危機公關”的經典案例。
儘管付出了一定的經濟代價,但憑藉著充滿誠意的認錯態度,及時到位的整改措施,他成功打動了當事人的家長和善良的京城百姓,重新獲得了社會輿論的支援和信任。
在此之後,慧民讀書社不但依然屹立前行,而且其聲譽還更上一層樓。
正是憑藉口口相傳的力量,打造出了讚譽如花的口碑盛宴。
甚至就連最初付出的經濟代價,後來也讓寧衛民透過販賣電影原聲磁帶和擴充新會員的方式彌補了。
從商業的角度來說,就相當於僅僅花了四萬塊錢,就做了一場轟動整個京城的廣告。
這簡直就是天下無敵神仙操作,絕對值得每一個華夏商人去好好琢磨琢磨的,也足夠讓張士慧這小子躲在被窩裡偷偷樂,終於能夠放下心中的擔子,好好睡個安生覺的了。
只可惜,寧衛民可沒有這樣的福氣,解決了這件事,他別說沒能好好鬆口氣了。
甚至做為能者多勞的典範,他又不得不馬上投入到另一場挽回輿論的戰鬥中去。
而這一次,他救的也不再是企業了,而是人。
怎麼回事啊?
敢情最近回到京城之後,因為太忙了,一直就沒得閒。
寧衛民基本就沒什麼時間看報紙,偶爾翻翻,也就是一下大報的頭版二版,瞭解一下國家層面的政策動向。
對地方新聞和社會新聞了解不多。
直到讀書社出了這件事,寧衛民不得不出手解決問題,需要了解情況。
他才認真地看了兩天、和這些地方性的報紙。
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他這才發現自己麾下的兩個明星——張嬙和斐翔居然也陷入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尷尬處境。
在報紙上被社會輿論刻意針對,有人含沙射影,更有人口誅筆伐。
企業的聲譽重要,明星的名譽也同樣重要,寧衛民當然不可能無動於衷,坐視不理。
哪怕張嬙和斐翔他們兩個人自己還沒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可寧衛民卻非常的重視。
於是乎,他把慧民讀書社的問題一解決,也顧不上其他事兒了,趕緊詢問他們詳情。
這不問不知道一問才知道,他們兩個個個都是倒黴催的。
先說這張嬙。
1986年,她因為磁帶太過暢銷,兩張專輯銷量在內地逼近兩千萬盤,創造了驚人的記錄。
不但作為首位華人歌手登上了美國,還與惠特尼·休斯頓,珍妮佛·拉什,鄧麗君等六位歌手一同列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女歌手之一。
而從此,她更是獲得了許多外國媒體的。
採訪她的人除了國內的媒體還有像、雜誌這樣的境外報刊。
這讓張嬙成了國內一個紅的很特殊的歌星,雖然還沒有一首歌是原創歌曲,但名聲卻走出了國門,名氣大得傳到了歐美世界。
但是,這些外媒可不都是好人。
1987年年初的時候,有個包藏禍心的英國女記者找到了張嬙母親提出採訪要求。
當時張嬙母女也沒多想就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