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黑色星期一發生以來,這段時間裡預測日本股市將崩盤的人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對沖基金經理喬治·索羅斯。
儘管他自己因為把資金撤出了日本轉投美國股市,導致他虧損加劇。
哪怕在這場全球股市暴跌中,與大部分資本市場相比,體現出最抗跌的卻是東京股市。
但在日本,依然有很多的崇洋媚外的“事後諸葛亮”,把索羅斯在1987年10月14日的《金融時報》上發表了相關的文章拿出來說事。
所以日本的券商們在股市閃崩後的這段時間裡的日子很不好過。
&nura)、大和(Daiwa)、山一(Yamaichi)和日興(Nikko),這四家最大證券公司的代表,被召至大藏省,接到了當局要求他們為日本電信電話公司的股票造市,並把日經指數維持在21000點之上的命令後。
這些券商已經快被政府下達的強制命令快給逼瘋了。
要知道,儘管四大券商佔到了東京證券交易所成交量的一半以上,但問題是他們面對情緒低落的市場。
一時之間,也難有回天之力啊。
硬要他們把市場環境再炒熱起來,那得需要多少資金?
尤其是NTT盤口那麼大,能勉強保住這從三百萬円砸下來的大傢伙到二百三十萬円止跌,沒有一出溜到底就不容易了。
他們又怎麼忽悠日本的老百姓按照官方給出的二百五十五萬円的價格去接盤一百五十萬股呢?
太難了,真的太難了!
實際上,只要四大券商稍微往上拉拉NTT,想要透過這隻權重股拉拉指數,就會引出無數拋盤蜂擁而出。
買不完,根本買不完!
所以別看最近一段時間,四大券商是想盡了辦法來改變市場的頹勢,但基本於事無補,反而增大了他們自營盤的虧損。
於是這種情況下,券商也沒辦法,只能用見不得光的辦法來彌補損失,增加資金了,那就是——操縱股價。
要知道,日本的經濟制度有時候被形容為“關係網資本主義”的範例,其核心就是政
客、官僚和企業構成的一個“鐵三角”。
泡沫經濟製造了一個另類的人際關係網,投機者群體、銀行、經紀商以及政客為了投機逐利而走到了一起。
而且由於大部份股票已經屬於企業與銀行之間長期的交叉持股,所以操縱股價和囤積股票,在日本就相對比較容易。
此外,因為股市本來就充斥著謠言和小道訊息,所以日本的散戶情緒非常容易被操縱。
於是在此關鍵時刻,四大券商乾脆透過他們手裡大量持有媒體的股份,去操縱客戶可以得到的資訊。
如今每天早晨例會期間,四大券商都會共同密謀來決定,當天他們要力捧哪些股票。
而當券商一旦確定準備炒高哪些股票,他們就會把這樣的訊息事先透露給特權客戶,比如銀行家、官僚、政客、有錢人,甚至是雅庫扎。
四大券商都透過這種辦法,來慫恿他們重要的客戶重返市場,並以此保證圈內人的投資回報,
而這種辦法也是唯一可靠的賺錢途徑,每一個和券商勾結的人都像拿到了印鈔機。
儘管日本有法律禁止內幕交易,但是根本沒有人在乎這個。
實際上連日本政府都是同謀,自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用說,在四大券商中,其中最有實力的野村證券更是首當其衝的炒作領袖。
為此,野村證券除了一直在炒作東京灣大開發的題材股,也在準備預熱磁懸浮列車這種還沒辦法得到驗證的題材股。
另外,他們還針對自己公司麾下多達五百萬的家庭主婦手裡不多的閒錢,還推出了“野村儲錢罐”計劃,透過向這些主婦銷售基金的辦法來募集資金,投入到題材股的炒作上。
可謂把所有客戶的財力都儘可能的壓榨出來了。
總之,這段時間以來,野村證券的各個營業部簡直成了戰場,尤其是中央區營業部這這樣的重點營業部,更是忙的要死。
開市前,原本就不多的準備工作時間被壓縮到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