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於有人不能相信,都打電話去電視臺,痛罵TBS無底線,配合壇宮飯莊愚弄民眾。
但要說最討巧的還是戴紅的一道菜——炸菊花。
這一道能讓寧衛民後庭一緊,打心裡感到很邪惡的菜色,在電視螢幕上一經播出就引起日本人廣泛的興趣和無數關注。
因為以日本人的審美,雖然很愛菊花,但以他們的飲食侷限性,卻從沒想到過這種花卉也能吃,而且味道還不錯。
尤其這道菜做起來也很簡單有趣。
說白了,其實就是把菊花裹上面糊,油炸,最後淋上果醬,就成為了一道甜品。
不過假如就這樣的話,倒也不夠如此轟動,關鍵是戴紅還加了點拔絲技巧的運用在其中。
她先做好了一個糖花籃,把炸好的菊花放在花籃上。
然後調好的用於拔絲的糖都放在了一個鐵盤上。
這時再把鐵盤舉起倒扣,讓糖絲自然從上至下的垂下。
此時再輕輕揮動鐵盤,那連綿不絕的糖絲也隨之揮灑。
洋洋灑灑,如白絮飛舞,如大雪紛飛……
片刻後,那一層層細如髮絲的糖絲,便都疊加在炸好的菊花上,摞起老高。
美極了,也妙極了,讓現場舉座皆驚。
就這樣,壇宮廚師在電視上揚名的幾道菜一夜間都成了廣為人知的華夏美食。
不但壇宮飯莊因此在日本火上加火,每天對於來壇宮的食客都能賣出好幾百道“網紅菜”。
那幾個但凡上過節目的壇宮廚師,也都被日本民眾奉為“中華料理大師”,不少報紙和雜誌都向他們發出了專訪的邀請。
更關鍵的是由於這些媒體傳播出去的影響力。
讓寧衛民感到驚喜的是,一個新造詞語開始在日本的媒體上出現——“正宗中華料理”(ガチ中華)。
所謂“正宗中華料理”,就是指餐食沒有針對日本人的口味進行調整的中餐館。
看過節目的觀眾,都明白了一點,他們吃的中華料理都是改良日本菜。
而壇宮飯莊的的餐食與他們國內味道幾乎一模一樣。
並沒有因為日本人的習慣,而在口味上進行任何的改變。
所以要品嚐真正的中餐,曾經華夏皇室專享的御膳,在日本就只有一家中餐廳能滿足大家的需求,那就是——壇宮飯莊。
毋庸置疑,這個現象當然代表著的真正地道的中餐已經“強勢”出海,
正宗中餐正一反常態,打破了日本市場的現狀,以更多元的面貌立足於日本。
所以就衝這個概念能夠深入人心,獲得日本民眾的認可。
哪怕不考慮自己從中收穫的商業收益,寧衛民也覺得自己這次把《紅樓夢》劇組請到日本來算是作對了,也太值了。
是的,他由衷的感激《紅樓夢》劇組的每一個人,感謝早已故去的曹先生。
他非常清楚,是多彩且燦爛的華夏文化給了他折服人心的利器,讓他能夠如此順暢的在海外攻城略地。
身為一個華夏人,真好。
哪怕他是一個孤兒,也足以自豪。
老天待他,不薄。
所以哪怕到了曲終人散,分別在即的時候,他對這些國內的同胞,所有的劇組成員也依然殷勤周到。
不但慶功會舉辦得格外有排場,專門請劇組成員吃了高檔的日本料理,還專門包租了一艘遊艇安排大家出海玩兒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