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想想吧,連他們這些純粹的華夏子孫都如此,日本人吃到嘴裡得驚豔到什麼地步?
能吃到這些廚師做的東西,對這些日本普通人來講,那絕對是三生有幸的事情。
這些廚師的手藝可金貴著呢。
如果不是為了推廣《紅樓夢》,做文化輸出,哪兒能按可平價賣給大眾?
同樣的東西,要在壇宮飯莊裡消費,價格起碼翻五倍。
最後,還有至關重要,也很真實的一條,最能說明原因——那就是山豬吃不來細糠。
要知道,每一地都有特殊的飲食文化,每個民族都有特殊的飲食習慣。
具體到我們的國家,更有特殊的歷史背景,人文環境的演變和地大物博的客觀條件限制。
正是這些複雜的因素造就了我們的八大菜系,數不勝數的地方名菜,讓華夏美食變得豐富多彩,博大精深。
但是中餐成也在此,敗也在此。
因為高階的飲食具有相應的文化門檻,不是隨便誰都能吃得懂,懂得吃的。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外國人連五味調和的概念都沒有,舌頭的味蕾也不發達,多數只能分辨出甜、酸、鹹來。
對於麻、苦、辣根本不懂欣賞,甚至對多重的複合味道根本品味不出。
對於這樣無知的洋人,你給他吃真正的大菜,那純屬對牛彈琴,媚眼拋給瞎子看。
他都不知道該怎麼下嘴,有什麼講究。
只覺得麻煩,繁瑣,一頭霧水。
要是還得挑刺,剔骨,那更完,多半還會讓洋人覺得尷尬且狼狽。
這種情況下,他們能對中餐有什麼好印象才怪呢。
說白了,只有通俗化,大眾化,文化門檻低的東西才有利於走向國際,做文化輸出。
這就是為什麼日本料理更易被歐美國家認可且接受的原因。
不外乎簡單直白純粹罷了。
美式快餐能夠風靡全球也是這樣的,夠粗暴,夠直白,高鹽高油高糖。
而像法國大餐,西方世界公認的高階,在對外輸出上一樣舉步維艱,照樣崴泥。
法餐和中餐的處境也差不多,數量雖然多,但正宗的法餐廳其實很少,多數都是李鬼在扮演李逵。
但這個道理,偏偏中華大地很少有人懂得,即使聰明如江念芸者也照樣看不透。
他們總想把中餐最高深,最精妙的東西拿出來,結果卻與美好的初衷背道而馳,反而讓洋人敬而遠之。
好在對於這個問題,寧衛民和康術德去津門的時候,已經聊得很透徹了。
他自然不會犯這樣的錯誤,於是也就有了用這些最通俗,最大眾化的小吃,用最質樸,最純粹的味道,成功開啟日本人味蕾。
讓他們對於正宗中華飲食讚不絕口,感到震驚的初體驗。
京城這些最基礎的小吃和點心對日本人
來說,比什麼都好使!吃完直接心服口服!深入人心!
實際上現場不少日本人就對記者表示,自己從來沒去過華夏,完全沒想到華夏的飲食和日本的中華料理店相差那麼大,本地的料理店遠遠沒有這些廚師烹飪的水平。
他們品嚐過這些美食後,簡直不能自拔。
現在不但對《紅樓夢》這部電視劇感興趣了,也對大和觀光的旅遊專案有了解的慾望,真想飛到華夏去大快朵頤。
在採訪中還有日本民眾告訴記者,華夏美食的種類實在是太豐富了,看見哪個都想吃,儘管已經有點撐了,但消化一會兒之後還想再買點。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