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那就相當於辦了一次流動性的主題巡展,或者說是主題遊園會。
比起傳統的做法,宣稱形式上要靈活多了。
而且還別看展位不多,但幾家單位所提供的內容卻不單調,甚至應該說相當的豐富和立體。
首先,以寶黛釵為大背景的《紅樓夢》主題海報就足夠吸引眼球的。
只要會場前一擺放好,就讓人眼前一亮。
甭管有沒有人被招呼過來,反正帶著TBS電視臺的標題那是夠醒目的。
只要有人看到,就會對這部電視劇正在TBS晨間劇時段播出有個印象。
起碼也能多幾個因為好奇心去關注的觀眾,增加一下收視率。
要是真有人湊過來,首先就會看到,惠文堂攤位上琳琅滿目的電視劇宣傳冊還有日文版《紅樓夢》的書籍和連環畫冊,這都是能直觀體現出文化主題的東西。
另外,歡樂喜慶的「中國結」、各式各樣的草編昆蟲、團扇,香扇,宮燈,錦盒,以及《紅樓夢》主題的絹人和各種紅樓主題工藝品擺放於惠文堂書店的展臺之上,也足夠引人駐足的。
尤其是劇組帶來的劇中道具,和戲裝戲服的相關展示,更是特別耀目。
以至於讓不少參觀的日本姑娘在現場直呼「實在太漂亮了,真想穿上拍個照」。
金牛宮和大和廣告更是藉機賣力推銷。
一個是極力推薦《紅樓夢》、《李香蘭》還有鄧麗君的音樂磁帶。
另一個是以華夏旅遊宣傳圖冊為手段,藉機承攬華夏旅遊業務。
還別說,真有不少人來問津的。
此外,為了增加互動交流的有效性與趣味性,寧衛民在現場還直接開啟了「娛樂模式」。
演員們在舉行過文化交流會後,會有在文化節的活動現場,與觀眾互動和合影的環節,這個自然不必說,絕對會受到觀眾的熱捧。
而除此之外,寧衛民還會利用壇宮飯莊的麵人師傅,以及冷菜廚師的糖畫手藝,來與觀眾進行互動,為現場添人氣、造氣勢。
以及藉助民樂樂師的演奏,書法演示,圍棋擺殘局,這些文藝活動,來為現場活躍氣氛。
還有消費抽獎,套圈,打金錢眼,這些有趣的有獎遊藝專案,為參觀觀眾增加愉快的體驗感。
但最最關鍵的,最能吸引人氣,讓活動氣氛一直處於高峰的,還得說是華夏美食的體驗內容。
寧衛民向來篤定,文化交流,從美食入手最容易。
所以這一次,他也把華夏小吃當成了重點主抓專案。
壇宮的廚師至少被他抽調了二十人。
他們在活動現場一字排開,擺出了至少三十米長的美食攤點,為參加活動的人們提供飲食服務,展現華夏美食的魅力。
每個攤位上方,幾乎都用中文寫明瞭提供的飲食內容。
第一檔,肉餅、餡餅、鍋貼兒、糊塌子、褡褳火燒,配荷葉粥,八寶粥。
第二檔,炒飯、炒麵、炒餅、炒疙瘩、燴貓耳朵,配番茄雞蛋湯,酸辣湯。
第三檔,蒸餃、水餃、燒麥、包子、懶龍,配酸梅湯,綠豆湯。
第四檔,涼粉兒、扒糕、芝麻醬涼麵、麻辣涼麵、炸醬麵,配檸檬水和啤酒。
此外還有蔥花餅、銀絲捲、糖三角、老面饅頭、粽子、糯米雞、涼米切糕、豌豆黃、驢打滾、艾窩窩售賣。
桂花藕、芥末堆兒、果仁菠菜、芹菜腐竹,這些冷盤售賣。
宮廷乳酪、杏仁豆腐、楊梅刨冰、果子乾兒,這些清涼
的甜品售賣。
以及叉燒、醬鴨、醬肉、燻雞、素什錦、素雞這些熟食,以及燒餅夾肉、烤串兒、炸貨、灌腸、煎餅售賣。
當然,肯定也會提供餑餑禮盒、茶食禮盒、麵點禮盒,還有以紅樓夢和十二金釵冠名的蜜餞、糖果、黃酒,這些伴手禮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