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人怎麼說呢?
只能說人和人是有莫大差距的。
他寧衛民隨便邁出的一小步,就是別人騎上十匹馬也難以追上的距離啊。
無獨有偶,在玩魚的古四兒獻寶之後,廢品大王孫五福也給寧衛民送上了一份大禮。
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孫五福送出的這份禮物,他自己可並不知道。
而且居然是當成自己的過失主動跟寧衛民來請罪交待的。
還滿嘴的自責,滿心的愧疚呢。
敢情去年春節後,孫五福從老家帶來了幾個後輩子侄後。
他就像當初寧衛民教他怎麼幹似的,也手把手教這些年輕人,如何按要求操持舊貨回收的活計。
原本指望著這些人能幫他一把。
可人心難測啊。
有的人能實在幹活,有的人就愛偷奸耍滑,有的人服管,有的人就不服。
又到了年底的時候,一盤總庫,孫五福終於發現毛病了。
那些年輕人收來的東西里,居然有好些個他看好的東西不翼而飛了,反而多了好些殘破的器皿。
後來一查才弄明白,這事兒居然是他自己的親外甥潘二柱乾的。
這小子來京城待久了,被花花世界迷了眼,又摸清了孫五福代替寧衛民收舊貨的目的。
之後漸漸的不甘心老老實實幹活吃飯,開始做一夜暴富的夢了。
秉承著馬無野草不肥的道理,這小子開始偷著把他自己收上來的東西弄到文物商店去賣。
能賣出去的他自己賺個差價,賣不掉的才回來交公入庫。
也是巧了,從去年夏天起,琉璃廠就來了許多河南口音的人,拎著成麻袋的殘器和瓷片來街上叫賣,一問都是自稱打清涼寺那邊來的。
因為他們拿來的都不是整個的好東西,這年頭的市場壓根就不認,東西就賣的都很便宜。
瓷片一毛,殘器也就三毛五毛的,所以潘二柱動了心思,惦記上了別人收來的東西。
他先是花了幾十塊錢買了好幾麻袋殘器偷偷存了起來。
然後他就用這些殘器魚目混珠,一件件的把庫裡好物件給兌換出去了。
所以啊,等到孫五福發現疏漏的時候,經濟損失已經造成。
至少上百件的東西被潘二柱置換成破爛玩意了。
而東窗事發之後,雖然潘二柱扛不住胖揍交代了事情始末。
可半夜裡,這小子翻牆跑了,錢卻找不回來了。
這樣一來,孫五福就只有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最終這些損失也只能由他替這小子補上了。
坦白說,當孫五福對寧衛民講述的這些事兒的時候,對於經濟損失的問題,寧衛民就沒當回事兒。
首先,一百來件兒東西,虧損的成本,大不了一兩千塊錢到頭了,對他來說不算什麼。
至於那些丟了東西到底有多少是古董,但這個方向壓根就不該去琢磨。
因為丟了的東西就如同殺了的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