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天下午酒席散了,寧衛民就沒走,而是跑到經理辦公室休息去了。
稍微眯了一小覺,等到天壇公園臨近閉園,他打電話把孫五福和古四兒給叫了過來。
然後還打電話回扇兒衚衕,喊來了羅廣亮和小陶,又留下了張士慧。
就這樣,晚上等於寧衛民又組織了一場飯局,他們六個人湊上了一桌,在壇宮飯莊繼續喝。
其實寧衛民的意思很簡單。
在座的幾個人情感關係大於利益關係,幾乎都可以算是他的哥們兒。
加上明年羅廣亮和小陶也要來天壇公園落地兒幹買賣了。
正所謂“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他就希望這些人能夠親近親近,多熟悉熟悉,以便日後互相關照。
不用說,對他的這番好意,在座每個人都是積極響應。
在他的撮合下,在場的人把酒言歡,就像江湖好漢那樣說著仗義和局氣的話。
也許這個時候,每個參與者心裡還沒有那麼純粹的真誠,只是顧及到寧衛民的面子才做出彼此親熱的樣子。
但別忘了,這個小圈子裡的成員都是寧衛民能信得過的實誠人。
寧衛民把他們湊在一起,恰恰應了那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話了。
價值觀和道德觀都比較相似的一些人,其實很容易發現彼此是多麼的投緣。
所以儘管寧衛民很快就又離開了京城。
可打這頓飯起,這幾個人的聚會卻長期存在下去。
而且慢慢的,他們每個人還真的從中體會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不為別的,就因為實在人之間的相處方式和所謂的酒肉朋友,或是商場上常見的那種市儈人,絕對不同。
他們平時見面從來不關心你喝不喝我提的酒,你抽的是什麼牌子的煙。
彼此只關心對方最近過得怎麼樣,如果遇上了困難,我能不能幫到你。
如果有誰的買賣真遇到了什麼實際困難,一旦開口求助,那麼每一個人都不會“差事”。
一定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予實實在在的幫助。
這樣真誠的關係,就是寧衛民介紹他們認識的最大意義,也是讓人最感到最暖心和欣慰的東西。
要知道,商場上的事情就像大海上的航船,何時遇到冰山和暴風雪,誰能說得準呢?
但要是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能就此抱起團來可就大不一樣了。
每個人經商的風險都大大的減少,人脈、訊息和出路卻會得到有效增加,甚至可以說相當於每個人的商業生命都多了1up的備份。
當然了,寧衛民作為一手搭建起這樣的一個小團體的大佬,他自己從中收穫的東西更多。
這些人因為他團結在一起,當然始終也會是他有利的臂膀,堅定的追隨者。
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果打個比方,他就像是這個團體的航空母艦,而這些人全是圍繞在他周圍的僚機。
要不怎麼能說是“自己人”呢?
就像這一次,養魚專業戶古四兒就很對得起他。
這小子居然還記得他的託付,去年年底前真的不辭勞苦,跑到花城扔了四萬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