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這頓飯,儘管足以羨煞旁人。
但對寧衛民而言,滋味也真有點不大好受啊。
或許是因為太過拘束,或許也是因為如今他的心情不佳,影響了對高階的法國紅酒消化吸收的緣故。
在黃靖華離開之後,才不過吃喝了一會兒,原本能有半斤白酒酒量的寧衛民就有了醉意,竟然有了不勝酒力的表現。
不過這樣也有一個好處。
那就是藉著酒勁,寧衛民說話也不像剛來的時候那麼小心謹慎,逐漸擺脫了拘束,變得灑脫起來。
比方說,對於霍司長所好奇的日本經濟奇蹟到底能走多遠的問題,和歐洲那些發達國家到底孰優孰劣,他就忍不住直言不諱,適當揭示出了一點內幕和自己理解的一些東西。
這些遠超當今時代,經過時間凝聚,和多人總結的觀點和看法,儘管只是一小部分。
也讓霍司長和彭原歎為觀止,都感到似乎找到了新的分析角度,頗受啟迪。
但是,與其說霍司長和彭原被他的經濟理論和金融知識震驚的一塌湖塗。
倒不如說這兩個人更驚訝於寧衛民在商業經營上所取得的成就,和他個人事業的進展。
當他們從寧衛民多少已經有點管不住自己的嘴裡知道,這小子居然已經是皮爾卡頓華夏公司和易拉得公司的股東時。
他們才真是在毫無防備下,被嚇了一大跳。
“什麼?你居然已經成了這兩家公司的股東了?”
霍司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與寧衛民再度確認。
“是啊。我出國之前就已經是了。”
酒上頭的寧衛民仍舊沒有意識到談話已經進入敏感區,還無所謂地點頭呢。
“皮爾卡頓華夏公司去年的利潤有多少?”霍司長繼續追問。
“這……我就不知道了。我昨天才回京,還沒看過財務報表……”
寧衛民終究還沒喝喇嘛了,對敏感問題仍然本能地知道要守口如瓶,所用的理由也無可指責。
只是他沒想到彭原的記性倒是真好,不虧是機要秘書,居然在旁提供了有力的左證。
“光出口額,就有三千多萬法郎吧。我記得元旦過後《光明日報》好像還刊登過相關訊息。皮爾卡頓華夏公司和紡織部、輕工部在壇宮飯莊開了慶功會呢。”
得,那麼對於這個資料,哪怕寧衛民自己都含湖,也只能點頭認可了。
“那……大概差不多吧。”
“還有……那個易拉得公司,除了你說的那種剛研發的拉桿旅行箱。目前的主要產品,應該就是那種帶拉鎖的領帶吧?好像還挺暢銷的。一直都在電視臺打廣告吧?”
“是的。”
“那這個公司的年產值到底能有多少?”
“這個……我只知道個大概。去年……京滬廣,再加上深圳,我們賣出去差不多一千五百萬的貨吧……”
又是一個大數兒,霍司長和秘書彭原對視一眼,都沒說話。
但彼此的眼神都讀懂了。
這個寧衛民,聰明得令人難以相信,簡直屬於商業天才!
他居然親手發明了兩種能夠暢銷全國,甚至可以出口海外的時髦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