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提問的人可不是於快刀了。
老於這根老油條剛剛才被狠狠敲打了一番,已經沒了折騰的心氣。
發問的人就是湯組的一個年紀很輕的廚師。
肯定也沒什麼惡意,純粹是關心則亂,畢竟涉及到切身利益,有一探究竟的衝動很正常。
但他這冒冒失失的一句,也算是徹底捅了馬蜂窩了,立刻引發了群起響應。
好幾個廚師都忍不住追著他的話,一個勁兒緊著打聽。
「是啊,我們的獎金和日本人差距大不大?」
「我還聽說人家日本人可是一年發兩回呢。那我們是發一回還是發兩回?」
「不會是就給我們發人民幣吧?我們能不能選日元啊?」…………
可反過來,楊峰和江大春聽到這些詢問,臉色卻不會有好看。
因為在他們看來,這種詢問固然可以理解。
但也表示出了對寧衛民的不信任,是一種過於市儈的計較。
「我說你們差不多行了啊!能有獎金就不錯了。還一年兩回?還日元?扯什麼呢!來的時候可沒說有獎金,當時只說每月有五萬円的補助。你們大傢伙就快搶破頭的了。怎麼?一來了就不知足了?你們自己覺得好意思嗎?」
江大春最先發難。
不過他這話純粹是負氣而出,只有責怪,沒有解釋,***的,不大受聽。
這讓那些剛才還興致勃勃詢問的人感到碰了釘子,一下就尷尬了。
於是回應便也是拉滿牴觸情緒,沒了好氣。
「江哥,我們不就是隨便問問嘛。也沒別的意思。何必把話說這麼難聽?再說了,獎金也是我們勞動所得,連那些日本人都好意思拿,我們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對呀,大春,既然寧總本意是為了讓大家安心工作,要給大家發獎金。那我們不問清楚了,能安心嗎?要按你這話說,寧總不是誠心誠意的?」
「對呀,你們是組長,當然有底氣了。虧誰也虧不了你們呀。可我們平頭老百姓能和你們一樣嗎?你要真覺悟好,有本事獎金你別要啊……」
楊峰比江大春要穩重得多,此時見本來已經開始冷靜的廚師們,被江大春刺激得又有了集體對抗的意思。
他生怕把事兒辦砸了,趕緊插口來打圓場。
「大家都靜靜,大春是直脾氣,他剛才口無遮攔,有些話或許是說過了。但我能擔保,他可沒有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意思。之所以會這麼說,也是他覺得寧總太不易了。因為有些事兒你們大夥兒還不清楚。這也是我們今天過來,一致認為很有必要跟大夥兒解釋清楚的地方。」
接下來,他就開始詳細給大夥兒分說,這件事其中到底有什麼內情。
敢情今天啊,一大早寧衛民打電話約他們幾個人見面。
見了面後寧衛民就把昨天給日本人發獎金一事專門拎出來,為幾個親信詳細地解釋了自己的為難之處。
寧衛民口稱日本人發獎金的制度,他最開始並不知情。
等知道的時候差點吐血,沒想到僱傭日本人的成本會這麼高。
何況如今因為日本經濟一片繁榮,大大刺激了內需。
日本社會的服務行業已經最先出現了用工荒,工資更是水漲船高。
原本日本人的收入就比國內普遍高几十倍,這下子那就得上百倍了。
可難就難在這兒了。
雖然打心裡講,寧衛民也覺得僱傭日本人不值。
可第一個難題是,他們畢竟是在人家日本人的地盤做買賣。
這兒說的是日語,有大大不同於京城的風土和人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