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今年上半年他對張嬙和崔建的專輯那般運作即可。
就在東京搞封面設計,進錄音棚製作母帶,然後到大陸批次生產磁帶。
既能充分利用日本這邊的錄音裝置和音樂製作能力,保證音樂專輯的整體制作水平。
又能利用國內低廉的人工和原材料,最大程度降低生產製作費用,那太合適了。
說句大實話,在日本哪怕隨便發行一個數量為五十萬磁帶的原創專輯呢,費用都要比寧衛民發行五百萬盤磁帶貴得多呢。
總而言之,無論怎麼看,這事兒都很便宜很划算啊!完全沒有不去做的道理!
更別說這件事如果做成了,從中所獲得的好處,還遠遠不止金錢收益這麼簡單。
因為對於寧衛民來說,經濟回報只是最基礎的收益罷了。
他真正所期許的,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野心和追求。
比方說,他就認為自己有能力把這張音樂專輯搞成能讓中日兩國歌迷都追捧的大製作專輯。
從而幫助松本慶子打入共和國的音樂市場,佔據一片天地。
然後他就可以把經典日本歌曲翻唱成中文歌,或是把經典中文歌曲翻唱成日文歌,以極為高產的方式,來吃中日兩頭的音樂市場。
從此不但金票大大滴,賺錢能賺到手麻的程度。
還等於把松本慶子塑造成中日文化交流使者,讓她在中日兩國都能獲得名氣和影響力。
既成就了松本慶子的演唱事業,又能賺大錢,這可有多麼的好呢!
至於要說到具體的搞法,寧衛民首先想到的就是,既然是兩國發行,那這張音樂專輯就得搞成雙語歌曲,兩盤磁帶。
同一首歌,既有國語版,也有日語版的,這才像話。
就比如《夜來香》,同樣的旋律,中文一個味道,日文的又是另一種味道。
大不了磁帶分兩個版本的好了,任君選擇。
真正的歌迷,有不少都患有收集癖,肯定不少人會全買下的。
其次,為了搞搞噱頭,博得媒體的關注,寧衛民還想到了絕妙的一招。
他想請如今當上國會議員的山口淑子再度出山,去錄音棚也錄上一曲,以李香蘭的身份,為這部電影來親自演唱電影的主題曲,為她個人的曲目中再新增一首經典金曲。
歌曲的質量當然很重要。
不過寧衛民對此可不為難,他早就選好了,也也和松本慶子定好了。
電影主題曲就用上輩子他聽張學友唱過的《秋意濃》。
那首歌,說起來是原本歷史中日本音樂人玉置浩二為了澤口靖子主演的電視劇《別了,李香蘭》所創作主題曲,日文版原名是《請別走》。
無論是意境還是旋律,都是對李香蘭人生際遇恰如其分的烘托和註解。
如今寧衛民既然在影視創作上已經搶了先,他便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就連這首歌都順手牽羊給拿過來了。
從他的角度出發,那是相當有信心,只要電影別拍攝得太拉胯,太無聊了。
就憑這首歌切合主題,打動人心的唯美旋律,那是一定會受到兩國歌迷的喜愛,完全可以在中日兩國都傳唱開的。
可熟料他計劃得挺好,想得挺美。
這事兒一旦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卻意外地在山口淑子那兒碰了壁。
倒不是人家不願意啊,主要是歲數不饒人啊。
如今的山口淑子坦言自己已經不是當年李香蘭了,早就沒有當年那樣的好嗓子了。
雖然她個人也非常喜歡這首歌曲,對這首歌曲讚不絕口,真心希望能夠親自演唱。
但試了一試,卻感到力不從心,也是真的沒有底氣,能把這首歌演繹好了。
所以也只能帶著遺憾,敬謝不敏了。
她反而一再請求寧衛民一定要挑選一個優秀的歌者來演唱這首歌,那樣她才會減輕無法親自演唱的遺憾。
這下子,寧衛民可就犯了難了,雖然山口淑子拒絕了,他滿可以讓松本慶子來唱這首歌。
可這樣一來,最大的噱頭也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