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鄉的情分和共同的成長背景,反而成了更重要的東西,讓大家都挺珍惜共乘一架飛機的緣分。
反正這一路上三個多小時,他們這幾個人相互間都聊得挺開心,挺投緣,甚至挺動情。
甚至飛機飛到東京在成田機場降落的時候,他們連空中俯瞰富士山的機會都放棄了。
而是用最後的這點時間互相留了聯絡方式和電話,約好以後有機會一起聚聚,另外也算是彼此有個應急的保險。
畢竟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嘛。
大家背井離鄉的,日後難免有誰遇見難處。
各自的爹媽親友都不在身邊,那麼老鄉也算是一種依靠。
至於對寧衛民來說,他當然不需要這樣的保險了。
不過他倒也不介意把自己的電話和壇宮的地址提供出去
不為別的,在他的心裡,這些人的背景相對透明乾淨。
每個人待人都很真誠,且充滿追求和夢想。
絕不像三十年後那些出國人員,身在異國他鄉,反而感到本國同胞才是最坑人,最危險的,相互間充滿了防備和冷漠。
這讓他感到很溫暖和開心,甚至以這樣的老鄉為榮。
儘管他不大可能會求助到這些人的頭上,但他卻能從這些人身上感到情感的慰藉,願意適當的時候能夠幫他們一把。
畢竟他來東京,目的就是為了抽日本人的血,反哺國家的。
雖然目前混得不錯,可單靠一個人,能量太小,他也不樂意始終單軍作戰。
事實就是,他很難從那些海外的華人身上找到真正的同鄉之情,來慰藉自己的孤獨和寂寞。
甚至因為方言的緣故,語言和文化交流方面,他和那些在日本開餐廳的華僑老闆們對話,比他跟日本人溝通都費勁,更別談共同的志向了。
現在卻不一樣了,總算有真正的“家裡人”來了。
退一萬步講,孤單寂寞的時候,起碼也有人能懂自己,可以互相訴訴衷腸。
而且如果他們都能夠混好了,都能夠在各自領域實現他們自己的夢想,那對於京城人來日本淘金也是一種助力和成果。
大可以讓更多的京城人更順利,更方便地找到在日立足的竅門。
誰能說日後祖國的強盛,和這些八十年代前來海外追求夢想的人就沒關係呢?
即使這些人達成所願之後不願歸國,但起碼也會把更多的外匯寄回給國內的親人,難道這對目前急需外匯的國家不是好事?
於是下了飛機,寧衛民不但盡心盡力幫忙這些人辦理入境手續,提醒他們別錯過購買免稅店的香菸,還好心地把書包裡兩本為壇宮職工印製的在日手冊分送給了他們。
那上面都是在日生活特別需要注意的事項,是他為了儘快幫助職工們適應在日生活自己編寫的,想必一定能為這幾個人避免一些生活窘況。
並且他還大方的為每個人購買了從機場去新宿的大巴車票,連個體戶小兩口要爭搶付錢都沒用,畢竟那兩個人日語不過關哪,哪兒搶的過他?
最終,寧衛民在新宿車站與這些人一一作別,可以說仁至義盡了。
而他的慷慨、仗義的榜一大哥形象,也為這些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每個人都感覺到日本之行開了個好頭。
不過,哪怕包括寧衛民在內,這些人誰都沒想到他們這次偶然相聚的緣分,意義還遠不止於此。
因為在今後的歲月裡,他們這些人在共同的努力下,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原本歷史軌跡中赴日華夏留學生和研修生的境遇,並且大幅提高了旅居日本海外華人的地位。
也讓客居日本華夏人之間的聯絡變得緊密,彼此的關係不再冷漠,不再疏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