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的11月初,其實對於中日兩國來說,都是一個很重要的時間節點。
在共和國,由於深圳舉行的全國第四屆《力士杯》男女健美比賽,華夏女子健美運動員首次著裝比基尼,堂而皇之登上全國最高階別健美比賽的賽場。
對於共和國的老百姓們而言,這段時間成了思想解放,審美突破的標杆性的里程碑。
從此,不但比基尼衝擊波從南到北震撼著華夏這塊古老的土地,讓人們的服裝穿戴可以更自由,更開放,更隨心所欲了,女子健美熱也隨之迅速傳遍共和國全境。
然而對於日本來說,這段時間卻成了這場經濟泡沫開始進入亢進期的關鍵轉折點。
敢情10月31日,日本央行在大藏省的授意下,進行了本年度第四次下調基準利率的行動。
讓日元的基準利率水平下降到了3%,已經達到了戰後最低水平。
此舉當然有利於推升大類資產的價格。
於是日本原本就如火如荼的房地產和股票市場宛如烈火烹油,再度暴漲。
這也促使日本原本老實本分的普通老百姓終於扛不住了,因為眼紅,因為活期存款的利息則從1.75%被降到了0.26%,開始了源源不斷的儲蓄搬家。
普通國民們也把辛苦積攢下的血汗錢投入到這兩個投機市場中,參與到了投機遊戲中來。
甚至當時本來日漸低迷的黃金市場,由於有保值的功能,一樣被日本那些靠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開始爆炒。
歷史證明,並不是只有共和國的大媽們執著於黃金的,日本的歐巴桑一樣如此。
就這樣,日本全民的投機狂歡開始了。
可要說句實話,這一次的基準利率整體下調原本是沒有必要的。
因為為應對日元升值對本土製造業和工業出口的巨大沖擊,幾乎被日本民眾罵成狗的在任首相中曾根康弘讓大藏省督促日本央行儘快降息,於是從1986年初開始了降息三連,早就把基準率率從5%直接砍到3.5%。
之後的多半年來日本經濟基本上恢復了正軌,日元升值導致製造業蕭條的壓力減輕了不少,日本工人階層和製造企業的怒火也得到了緩解,而且國內也沒有出現太大的通貨膨脹。
可以說,現階段的日本政府和央行很完美地運用了針對日元升值的標準操作,達到了改善實體經濟預期效果。
甚至這個過程裡,日本央行也早就觀察到了日元急速升值帶來的副作用,觀察到了本年度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極其不正常的繁榮程度。
別的不說,就衝東京地價在這一年已經翻了一番,日本央行的決策人就知道下調基準利率的舉動應該慎之又慎了。
甚至他們已經在考慮,適當的時候儘快加息,及時遏制泡沫進一步氾濫才對。
那為什麼還要繼續降息呢?
不為別的,就是因為這一年美國的經濟格外的糟糕啊。
這一年,美國對外貿易赤字總額,來到了創紀錄的1450億美元,但美國1986年的GDP增長,卻只有2.9%。
畢竟日本是兒子,美國是爸爸,爸爸還沒緩過來呢,負責美國財政方向的貝克一句不行,你還得接著給我降息,當兒子的就得聽令照辦。
日本的政客在這點上可是很拎得清的,雖然代表自民黨的中曾根康弘在9月份已經再次贏得了大選坐穩了首相寶座,但這老小子懂得親美不一定有好處,但反美一定下場不妙。
於是當原本奉命去美國跟爸爸求情,希望日元不再繼續升值的大藏省大臣宮澤喜一鎩羽而歸,在美國財務長官貝克那兒碰了一鼻子灰後。
中曾根康弘就授意宮澤喜一這個倒黴蛋大言不慚地欺騙日本國民,當眾要改口把失敗誇耀成自己的功勞,謊稱和美國爸爸已經達成一定談判成果,只要日本降息,美國就允許日元保持現狀。
出身於大藏省的日本央行總裁澄田更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故意瞞著出身日銀的副總裁三重野康,擅自公佈了降息的決策。
並且同樣對於日本國民,謊稱這是日本央行充分考慮經濟形勢,為扶植國內企業而做出的慎重決策。
至此,日本經濟殖民地的根本缺陷已經暴露無遺。
這其實才是日本為什麼失落了三十年,而德國僥倖沒有遭難的原因。
一個經濟殖民地難道還有權力選擇自己的命運嗎?
他們永遠只能被他們的美國爸爸按在地上摩擦,養肥了之後,要老老實實聽話被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