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就會因為缺少維生素而生口瘡,會因為缺乏植物纖維大便乾燥。
第二,就是對於冬儲大白菜政府是給補貼的。
上市前,物價局已經對大白菜進行了分級定價。
一級菜六分六厘,二級菜是六分,三級菜五分四厘。
這個價格,京城市政府統統補貼一倍還多。
說白了,這是京城戶口享有的福利,買菜就等於政府發錢,你能不要嗎?當然要搶購嘛。
反過來如果這勁過去了,白菜價格就要比集中供應期貴得多了。
人們再到市場上買白菜那就一毛五分的原價了,一下漲多少倍?
這時再買到的白菜就叫“議價菜”了。
在少有其它蔬菜替代的年代,如果靠“議價菜”度過冬天,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總而言之,正因為這些原因。
在這年頭的人很少有人能獨善其身,一點不用為冬儲菜操心的。
就連宋華桂這樣每個月收入過萬,能一家老小隻吃友誼商店“特菜”的人也一樣。
因為她畢竟在京城還有父母,兩位老人是不可能跟著她一樣,安心享受資本主義奢侈的生活水準的。
其他的諸如領導幹部,大學教授,知名演員更是如此。
像真武廟旁邊的電視臺家屬院,還有京城電影製片廠,以及人藝周邊地帶。
住在附近的老百姓們在買大白菜的隊伍裡,就經常能看見戴著破手套,拎著麻袋片來排隊的熟臉兒。
無論多有名的演員,電影明星,曲藝大家。
茲要他在京城貓冬,那就得和大家一樣排隊賣菜,然後自己給弄回去。
想走後門?
根本沒戲。
這件事的特殊性在於什麼都在老百姓眼皮底下襬著呢。
別說想專買一級菜沒戲了,就是想不排隊,或者排隊加塞都不行。
任憑你是什麼人,多大來頭,誰要敢營私作弊,能當場被老百姓的吐沫給淹死。
像舞蹈演員陳愛蓮的丈夫就是仗著排隊買白菜的過程里人不能走。
硬是在這個過程裡追到了初次見面,本來還挺反感他的這個姑娘。
歌唱演員朱明英更是對買完二百斤的白菜,只能靠自己一個一個往樓上抱,爬上去爬下來的滋味永生難忘。
所以如果單就買白菜這一件事而論。
真不能不說,與京城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人相比,扇兒衚衕的2號院四戶人家簡直是活在蜜罐裡了。
為什麼?
當然首先是因為他們院兒裡有米嬸兒這位內應啊。
米嬸兒確實是不敢利用便利給大家開後門,可她有內幕訊息啊,知道那批的白菜好。
別看都是一級菜也有區別,就是菜源的不同。
最好的白菜可不是京郊的,而是河北玉田縣和三河縣產的白口菜。
棵兒大,瓷實兒,吃著爽口。
尤其是做陷兒吃餃子,絕對的味兒正。
就單憑這至關重要的情報,就憑她能告訴大傢伙,哪天菜站來玉田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