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料器葡萄的生產是一個需要十幾道工序,很緩慢,很精細的過程。
但東花市街道的生產社畢竟已經把攤子撐起來了,還成功出品了一批合格的產品。
這就說明生產已經上了軌道。
那麼寧衛民作為生產社的實際出資人,以及買斷了所有產品的唯一客戶。
要求生產社的職工們臨時加加班,用現成的東西趕出兩個急用的產品來救場,也就不是什麼難事。
更何況憑藉初戰告捷的市場反應,寧衛民對高階工藝品的市場前景愈發看好。
在要求生產社職工們加班的同時,他還底氣十足的宣稱會繼續支援街道招工擴大生產規模。
並且還給當下每個職工按正式工和學徒的區別發了二十元、十元不等的獎金,以作鼓勵。
於是乎,生產社的職工們就更無怨言了。
反而被他煽乎的熱血澎湃,鬥志昂揚。
無不認為來自外企的新後臺果然財大氣粗,資金雄厚。
生產社應該不會重蹈覆轍,輕易倒下了。
所以英國夫婦的問題還真不是什麼緊要的問題,小魏和小孟的工作紕漏,很容易就被彌補上了。
真正的問題,反倒是一鳴驚人的料器和仿生瓷的豐厚利潤上,寧衛民應當如何面對新的局面,協調與均衡各方各面利益需求。
不用懷疑,首先明確的一點是,懂得利益與人分享是一個商人必須具有的素質。
“我……我呀……”
待尷尬平歇,寧衛民擦擦腦門的汗,才又說道。
“其實啊,我跟你面前提錢的事兒,沒別的意思。就是覺著有好處,我不該一人獨吞。覺著你幫我這麼大的忙,理應咱們有福同享,我才不虧心。”
“可是呢,我一沒想到,我那投機倒把的魚腥味會燻著你。二是沒想到這事兒還會這麼巧。咱們出去竟然還被羅嬸兒和玉娟嫂子撞上了。”
“都賴我呀,整個一大俗人,除了錢想不到可以謝你的東西了。怪我辦事沒腦子,考慮太不周到了。社會上現在不都在說那句話嗎?叫‘吃了沒文化的虧’,我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我知道,這個事兒羅嬸兒和玉娟嫂子看見了,恐怕得往歪了想,也許她們還會背後瞎說道,這些肯定讓你很尷尬。而且萬一將來讓你的未婚夫知道,弄不好還破壞你們的感情呢。”
“我同樣也明白,為了避嫌,你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和我保持距離,儘量冷處理了。是不是?還有,我更知道你的為人。別看生氣時你看著挺兇,但其實特善於替人著想,品質是相當地高尚。刀子嘴豆腐心都不能形容你,你簡直就跟菩薩一樣,那叫慧而有情。”
寧衛民還就有這點本事。
不管他懷揣什麼目的,琢磨什麼事,話又有多麼誇張。
反正只要從他嘴裡說出來,總有那麼股子誠懇勁兒。
讓人聽著都感動,都覺得是他善解人意,在為你著想。
於是電話那頭,米曉冉便繃不住樂了。
“你可真夠能瞎說的!什麼未婚夫啊?什麼菩薩啊?還以死謝罪?你也太誇張了!”
只是話雖然是嗔怪的話,但從她逐漸開朗飽含笑意的語氣裡,寧衛民卻完全能夠確定,對方已經原諒了自己。
為此,他也就更賣力的發揮了起來。
“真的真的,我寧衛民生是一言九鼎的人,死是千金一諾的鬼!如有虛言,天誅地滅!”
這一下,弄得跟發毒誓似的,米曉冉那頭更是樂不可支了。
“你怎麼越說越沒邊了。什麼人啊鬼的?哎,我說你也說點實際的,你到底想怎麼挽回惡劣影響?別光說不練啊……”
“這……這個暫時嘛,我還沒考慮成熟。不過有一點我已經想好了,那就是怎麼能讓你疏散心理壓力。”
寧衛民假模三道的躊躇了一下,隨後繼續他荒誕不經的建議。
“據說,摔東西這種辦法很管用,唯一的副作用就是也會同樣增加一些經濟壓力。你看這樣怎麼樣?我買一箱子玻璃杯去,咱找個地兒,你好好(卒瓦)上一通,你就把杯子當我,先出出火怎麼樣……”
偏偏大多數姑娘還就吃這套。
雖然聽了,嘴裡會說“討厭”,但心裡肯定不是這麼想的。
像米曉冉,就幾乎要笑得肚子疼了。
“去你的,你這什麼招兒啊。我才不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