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徵,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屬性。
由於國家和社會,所經歷不同的歷史時期和階段,對於物質文化的需要也各不相同。
所以這世上的萬物,經濟價值也往往會隨國家和社會需求起伏不定,而非經久不變。
有的東西會被高估,有的則會被低估,而且這種價格的起落,還免不了走極端。
同樣的,因為時代的變化,也必然會有更符合需求的新東西發明創造出來,會有存在了千百年的老東西被人們逐漸遺忘。
說到世人的悲哀,恰恰就在於永遠無法把握這種讓人眼花繚亂的變化,卻經常會受到這種變化的困擾。
以至於許多人都如同狗熊掰棒子一樣,犯下追漲殺跌的錯誤,做出買高賣低的蠢事來。
但反過來,對於提前就知道世情變化的穿越者而言。
這無疑是一目瞭然的事兒,是非常容易避開的坑。
比如寧衛民,他就不會隨大流,捧高踩低,也不會追時髦,喜新厭舊。
反而具備一種火眼金睛的能力。
他幾乎一眼就能分辨一個人或者事物,經濟價值是否被社會低估,未來是否有增長潛力。
所以在這個年代,怎麼讓花出去的錢不貶值,還能獲得不菲的增值回報。
怎麼把一塊錢花出十塊、百塊的效果,就成了這小子遠勝於他人的獨特優勢。
1978年之後,改革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
共和國帶著剛剛擺脫禁錮的喜悅,沐浴在新時代的光輝裡。
只是儘管社會大體環境在持續不斷的好轉。
但也並非所有人的日子,都能於第一時間扭轉頹勢,奔向幸福的康莊大道。
因為有句話說的好,全天下幸福的人都是一樣的,而不幸的人卻各有各的不幸。
別忘了,五個手指頭還不是一邊兒長呢。
人世間總有那麼少數的幾個人,是背得離譜兒的特例。
明明沒做錯什麼,他們的日子卻在酸澀的苦水裡越浸越深,一點兒不見好轉的跡象。
讓人無法不心生同情。
可即便是這樣的可憐人,也仍舊不是最糟的情況。
因為比一個可憐人還要淒涼的,是兩個這樣的可憐人碰到了一起。
而且在這兩個可憐人之間,還有著事關生存的根本性利益衝突。
說白了,就像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的“比慘”段子一樣,那才叫造化弄人哪!
這可不是胡說八道,現實生活裡,真有這樣的事兒。
別處不提,就說京城煤市街扇兒衚衕2號院的一老一少吧。
他們就屬於這樣狹路相逢的兩個倒黴蛋。
老的叫康術德。
1918年生人,祖籍津門靜海。
少年時逃荒來到京城,後以“打小鼓兒”為業。
由於舊時年月裡,京城只有兩個行業最來財。
一個是吃瓦片的,另一個就是古玩行。
康術德不但在京城娶了媳婦,還買了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