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得樓來,宋華桂發現眼前的這十幾平米左右的空間,還只是樓梯、電梯與二樓銜接的公用部分。
她立刻意識到,若真要進入餐廳,恐怕還得拐一個彎才行。
大機率是要透過前庭那浮雕牆後面的部分。
這是建築格局使然,稍有方向感的人,只要一看到前庭格局就可以聯想到這點。
不過即使如此,宋華桂也得承認,二樓之上這隻能算是通道性質空間部分,一樣別具匠心。
因為除了“鴻運當頭”、“吉星高照”的兩處噱頭之外,這裡牆面和地面都不簡單。
樓上電梯正對面的牆面與樓梯處的清代帝王畫像呼應,懸掛的是明代十六位皇帝的畫像。
如果有心,甚至能夠察覺到。
從最初踏上樓梯的光緒皇帝畫像開始,一直到樓梯口的順治皇帝畫像為中繼,然後再銜接到的二樓牆壁上懸掛的崇禎皇帝畫像。
這樣的展示方式,竟然是在潛移默化裡利用朝代帝號的順序來作為對客人的引領。
怎麼回事啊?
原來米曉冉悄無聲息的進了屋兒,來找寧衛民了。
找還不算,更令人難以想象的是,米曉冉居然直接就湊到寧衛民耳邊上說起話來了。
弄得一桌人,誰都帶著戲謔的眼神望著寧衛民。
大家無不誤會米曉冉是寧衛民女朋友,看見他剛才大口喝酒不樂意了呢。
可誰又知道,這同樣也把寧衛民嚇了一跳啊。
不為別的,這舉動太近乎點兒了。
寧衛民是怕院兒裡的熟人看見了,回頭說不清。
萬一被米師傅和米嬸兒看見,那更得要了親命了。
不過話雖如此,可一聽了米曉冉說的話,連寧衛民自己也不得不承認,米曉冉此舉還是有必要的。
因為他的新業務惹出了麻煩,還真的不好讓別人知道。
就剛才,居然有個男拿著一份兒《現代青年》的雜誌,按著上面廣告登的地址找到扇兒衚衕2號院來了。
還好見院裡人來人往,還貼著喜字兒,這位沒敢冒失進院。
只待在院兒外頭,跟往來的人打聽,院裡是不是住著個叫寧衛民的。
更巧的是,米曉冉剛才去上廁所了。
回來的時候,她正碰上這位跟3號院的人提寧衛民的名字,也就把事兒給攬過來了。
這位還真實在,米曉冉一問,他就一五一十把自己來意說了。
聲稱他養了五年神仙魚了,就沒聽說過有人能人工孵化神仙魚的。
看了廣告雖然很動心,可不知真假,很想和寧衛民當面交流一下。
如果技術屬實,他才願意付錢……
嘿,瞧這事兒鬧得,居然來了一位實地考察的,有多懸還用說嗎?
也就是米曉冉碰上了,真要是換個人接待的,那後果簡直不可想象。
就憑今兒這特殊情況,2號院兒裡這麼多人,一旦宣揚出去。
寧衛民用養魚技術在雜誌上賣錢的事兒,恐怕不到下午就能傳遍整個扇兒衚衕了。
不用說,寧衛民如今還能坐得住嗎?
他完全按捺不住地帶著惶恐站了起來。
連“謝謝”都顧不上說了,就急切地問米曉冉人在哪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