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別的,就因為此時,他發現等候在天壇公園西門外的遊客已經人山人海。
這就讓他彷彿看到了遊客進入後生意紅火的熱烈場面。
再不懷疑自己策劃的這個活動會一炮而紅。
所以等到開門之後,寧衛民似乎忙得焦頭爛額,似乎哪兒都需要他主持似的。
但其實一半時間,是他興奮得如夢遊般地在場地亂竄。
這就像康術德第一次帶他趟鬼市說過的那樣,他聞著生意味兒就高興!
尤其是看到自己設計的“打金錢眼”活動,招得許多遊客圍攏過來。
爭先恐後地拿鋼鏰往裡扔著的情景。
寧衛民更是在旁邊開心壞了。
他心說這可都是錢啊,真是從天上白白掉下來的錢。
想了一想,居然發現了一個絕對會減少收入的漏洞。
於是一拍腦門,趕緊跑進了齋宮臨時搬了套桌椅來。
又專門安排了手下的一個姑娘負責守在這裡。
既可以維持秩序,同時也便於為有意扔錢的人們兌換硬幣。
掙錢嘛,那就必須服務到位才行啊,絕不能讓客人掏錢不便嘛。
等這事兒辦完了,寧衛民才想到要去看看個個生意攤兒的具體情況。
於是又忙折返到齋宮門口,去看那些他假公濟私,為自己的利益安插的親信們,有沒有遇到什麼經營困難。
嘿,沒想到大家的生意還真興隆。
不光區裡調派來的老字號飲食攤點人滿為患,工藝品攤位引人慷慨解囊。
就連錦匣廠的錦盒,羅廣亮的處理服裝和張士慧的廉價菸酒,一樣惹人爭搶。
別看才開門那麼些時候,但幾乎所有攤位前已經水洩不通,買的賣的,個個亢奮。
寧衛民一時都有點狐疑了,這人都怎麼想的啊?
難道在廟會上賣的東西就要比別處香一些?
不過即使如此,生意不好的個例終究也有。
那就是煤市街街道下屬的日雜商店所賣的小掃帚,幾乎無人問津。
但這也不算什麼,寧衛民給出了個主意,就輕而易舉改變了這種窘況。
他呀,進屋拿大紅紙寫了個“掃災辟邪,掃出吉祥”的條幅。
讓這賣掃帚的給貼臨時攤位上。
然後又讓這主兒把這些掃帚的手柄處綁上紅綢。
別說,這就算成了!
有了這個噱頭,本來滯銷的小掃帚,居然漸漸有人光顧了。
半個小時過去,不打折都賣掉了二十多把,你說牛不牛吧?
所以當日雜商店售貨員由衷表示感謝之後,
寧衛民再無半點對自己的懷疑,得出更為樂觀的結論。
看樣子旗開得勝啊!
這肯定能得個好口碑,把電視臺招來!
要真傳開了,便宜可就佔大了,往後人一定會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