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她來美國才三個月的時間。
她非常清楚,擺在她面前的可不是幾個月,幾年來計算的時間。
於是她害怕了——面對著殘忍的距離,和比距離更殘忍的時間。
總算時間一天天地過去,語言水平有了些長進,交往的朋友也多了。
這讓米曉冉在美國的生活方便了一些,也習慣了一些,但思鄉之苦卻絲毫不見好轉。
因為在這段時間裡,她收看三大臺的早晨新聞和晚間新聞,卻只看到兩條有關祖國大陸的訊息。
而她所思念的不僅僅是家庭的愛撫,朋友們的友情,而是整個文化——與她有關的一切。文化上的隔絕遠遠超出語言上的障礙。
她想去了解、接受和適應,然而又本能地拒絕和抵制。
這種感受,沒有親身體驗的人也許是很難理解的。
甚至由於國際長途必須得用電話大樓的專門電話才能接通。
米曉冉唯一的排解思念家人的方式,也只有寫那些報喜不報憂的家信。
然後就是發呆、胡思亂想。
漸漸地,思念和渴望轉成了一種潛意識。
她常常夢見親人、朋友,早上醒來便覺得心裡空蕩蕩的。
也許這就使她養成了一起床便衝進淋浴房的習慣,似乎要把所有的空虛、困惑用水洗掉,然後拿起書包就去教室上課。
但好在深愛她的丈夫趙漢宇,又給她帶來了一個迎接新生活的契機。
在她不斷的有意誘導下,趙漢宇收了玩兒心,也不打算幫家裡管理生意,他開始找工作了。
終於在除夕前一天,他憑著自己出色的學歷,得到了一家金融貸款公司的聘用通知,年薪兩萬美金。
於是在大年三十這一天,在京城除夕晚八點,也是紐約除夕的早七點的時候,
與米師傅、米嬸兒和米曉卉一家三口守著彩電,吃著年夜飯大不相同。
身在紐約的米曉冉,根本顧不上對家人的思念,正用盡解數在床上痴纏著丈夫趙漢宇,索要她的新年禮物。
“求你了,親愛的,過了今天,你就跟家裡說好不好?無論如何,你可一定得堅持咱們的決定,好不好……”
“好的好的,你放心,無論如何,我去曼哈頓上班一定會帶上你的。我也希望儘快變成二人世界。不騙你,房子我都已經開始讓經紀人去找了……”
趙漢宇的回答讓米曉冉多少安了心。
可說實話,這個春節對她而言,恐怕是最艱難的一個春節。
因為趙家人絕對不會輕易就讓他們按自己的心意去生活的……
“求你了,親愛的,過了今天,你就跟家裡說好不好?無論如何,你可一定得堅持咱們的決定,好不好……”
“好的好的,你放心,無論如何,我去曼哈頓上班一定會帶上你的。我也希望儘快變成二人世界。不騙你,房子我都已經開始讓經紀人去找了……”
趙漢宇的回答讓米曉冉多少安了心。
可說實話,這個春節對她而言,恐怕是最艱難的一個春節。
因為趙家人絕對不會輕易就讓他們按自己的心意去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