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寧衛民和張士慧還能說什麼啊。
想客氣客氣吧,沒等開口,肚子咕咕叫,吧唧嘴的樣子都得把他們出賣了。
沒別的,謝上一聲就開吃吧,還等什麼啊。
卻不防老爺子又一攔他們,合著他還有話說呢。
“先別急啊,兩件事我得說前頭,應了你們才能上桌。”
“第一,我管做不管收拾,吃完了喝完了,你們來善後。而且飯是我的,酒可得你們出。”
“另外,你們做生意賠了賺了都是你們自己個的,我的房租,咱可不能打商量,該多少是多少……”
嘿,這就對了。
這才是“張大勺”的風格,一切全擺在明面上。
寧衛民和張士慧幾乎同時相視一笑。
一個說“得嘞,您放心,就按您說的辦。”
另一個點頭,“沒問題,您等著,我庫裡拿好酒去,那才配得上您的手藝。”
就這樣,大傢伙終於喜滋滋地洗手上了桌,一窩蜂的伸出了筷子,對著好酒好菜大快朵頤。
很快,桌上除了咀嚼聲,就剩下讚美了。
“這是什麼菜啊?這肉,真好吃!一點也不膩!”
“哎喲,這菜才越吃越香呢。”
“張師傅,您今兒做的都是什麼菜啊?我們怎麼連見過都沒見過?”
這倒是,他們幾個發問可一點不奇怪。
因為這些菜全是“張大勺”獨一無二的私房菜,滿京城的莊館裡也找不出來。
而其中最讓人稱道的就是三道菜。
不為別的,只因為根本沒用任何珍貴的材料。
這三道菜都是最普通的食材做的,堪稱家常菜中的極品。
那有多麼好吃呢?
一說做法就明白了。
第一道釀茄子,也可以叫蒸茄罐。
做法是大門茄一個,洗乾淨了去皮,先片下頭頂圓片,約一指之厚。
然後在茄子周圍立著切下三指的條,分別過油炸成焦黃。
再後將炸好的圓片碼在碗底,其他炸好的茄子條順碗邊兒碼兩層,成盆狀。
這時候再用豬肉絲、黃花、木耳、雞蛋合炒出鍋,相當一盤木樨肉。
盛入炸茄條的碗裡,還要放入大蒸鍋大火蒸上十分鐘。
最後將蒸好的茄子扣入大盤中,搗蒜泥潑於茄子上面,即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