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還是充分把人力資源的潛力都挖了出來,成為最早享受到我國人口紅利唯一本土人士。
這還不夠牛,不能說明問題嗎?
首先,從獲利方式上來講。
拿廉價勞動力去改制便宜到手的庫存服裝,然後在國內賣高價的寧衛民。
顯然就比把共和國生產的服裝產品賣到西方國家,主要賺人工差價的皮爾卡頓更划算,也更高明一些。
因為寧衛民不但看到了,我國在住房、煤水電、食品、交通、醫藥、文教、勞務等生活支出方面。
老百姓的消費水平遠比西方發達國家低得多,這些方面全都是被低估,忽視的。
相反,他也同樣清楚,在高階奢侈品,家電、衣著、許多代表著先進生活和時尚的輕工產品上。
我們卻因為技術水平落後,在被人家狠狠地剪著羊毛。
所以他是兩頭湊啊,上面就高的,下面壓低了。
那比單純吃一頭的皮爾·卡頓,利潤空間自然就高。
特別是憑藉超越時代的審美和見識,拿現成的滯銷貨、瑕疵品做改進。
如果成功,那簡直就是暴利中的暴利啊。
打個比方,寧衛民現在就想要趕在夏天來臨前,拿庫裡款式老舊的連衣裙做個簡單的修改。
具體說來,一是要把長袖變短袖。
二是翻領改圓領,雞心領。
三是袖口、領口、裙邊加異色滾邊。
四再酌情看是否能加條腰帶。
就這個年頭國產服裝缺乏設計的普遍現狀而言。
這些細節的變化,其實並不難打動顧客。
那想想看吧,這等於是以兩三折的製作成本,賣出比原有商品更高的價錢。
是幾倍的厚利啊?
而所需要付出的呢?
無非是一點廉價的人工、水電、辦公和租房成本罷了。
另外,更加關鍵的一點是。
想得再好,還得幹得了才行。
不讓你幹也不行。
這年頭對個體工商戶僱請工人和發展規模的爭議正是愈演愈烈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