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電視臺因為無需花一分錢,就能引進這部動畫片。
自以為大賺了一筆,為國家節省了外匯,便欣然同意。
可實際上,卻是鬼頭鬼腦的日商透過這種在外國早已經流行的方式。
巧妙的佔用了我們國家最具權威性電視臺為自己打了廣告,成本極低。
至於這種廣告的實際效果,那當然毋庸置疑的好。
事實上,就在動畫片播放了幾集之後。
每天到京城百貨大樓詢問卡西歐電子錶的消費者便超過了七百人。
偏偏這個時候的日商打廣告還有很獨特的作風。
他們一是採取集團軍作戰的方式,十幾個企業同時出現,大廠商盡出,進行輪番轟炸。
二就是為了樹立起企業形象來,也不管市場上有沒有產品,或者產品投放到不到位。
先做宣傳造成聲勢,讓顧客心中先入為主。
所以他們投放廣告的時候,絕大多數商品都在市場上買不到。
這也算是玩兒了一手飢渴營銷的戲碼。
就這樣,從動畫片開播起,到之後的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裡。
有心想買的消費者,購物慾望算是被徹底調動起來了。
等到春節過後,這種效應還在持續擴大。
全國的青年和少年,幾乎都把得到一塊卡西歐表當做一件夢寐以求的事兒。
但即使這個時候,國內的顧客都翹首以盼了。
卡西歐公司也仍然沒能大批的投放商品,整個京城也就兩個渠道能見著他們的產品。
一是作為官方渠道的友誼商店。
二就是那些透過地下渠道,從花城倒騰過來的港城水貨,還有由港城製造改裝的假貨。
這樣的情況,對寧衛民和張士慧來說,當然是既有利又不利的。
有利的是,供貨渠道越是有限,卡西歐電子錶當然就越好賣。
他們就越具備獲得超額利潤的可能。
但關鍵問題是,官方售價,一塊兒表要一百多塊,不比機械錶便宜。
和走私貨數十元的價錢,那簡直是天壤之別。
在客戶不瞭解價格差距的情況下賣出去倒是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