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見面是四月下旬的一天。
當天米曉冉因為等著領單位發放勞保福利,下班回到家裡比平時晚了一個小時。
讓她尤為出乎意料的是,這天不見趙漢宇,家裡卻坐著一個陌生的中年男人。
那人大概四十歲左右,面孔白皙,身材微胖。
或許是穿戴極普通,僅是普通的夾克、黑褲子和一雙皮鞋。
沒怎麼引起米曉冉的注意,她僅僅以為是父母的哪位熟人來家裡做客而已。
於是進屋自顧自的把東西放下,僅僅朝那人禮貌性的點了點頭。
跟正在陪客的米嬸兒說了一聲,“媽,我去弄飯了”,就要離去。
孰料不但米嬸兒立刻叫住了她,那個陌生人也主動站了起來,開口做起了自我介紹。
“密斯米,很高興見到你。我係趙漢宇的舅舅。姓汪,叫汪大東。你叫我託尼就好了。”
“今天冒昧登門,既是為了替我的阿姐一家感謝你挽救了丹尼(趙漢宇的英文名)的生命。同時,也是向你尋求幫助來的。”
“啊……對了,丹尼去訂酒席了,很快就會回來。是這樣,我聽他跟我說,你的英語很好哎,而且還是從事飯店接待工作的。不知道你願意不願意請上幾天假,幫幫我的忙?”
這個汪大東的普通話,講得要比趙漢宇強多了。
雖然同樣是一種很彆扭的南方口音,而且語速也慢得要命。
但至少不是磕磕絆絆,找不著音了。
完全能聽得明白,正常交流沒問題。
只是由於這話太過沒頭沒腦,米曉冉還是老半天都回不過神兒來。綜藝文學
因為她實在想不到自己能幫上人傢什麼忙。
“別別,我……我還是叫您汪先生吧。您……您要我幫忙?”
“我英語水平其實不行,也就簡單的日常對話。我……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呀,我能幫您什麼呀?”
“您要是有什麼重要的事,那……應該找‘外事辦’的同志才對……”
不過米曉冉沒想到,哪怕她這麼沒底,對方也壓根沒有改變主意的意思。
那汪大東反而說自己的問題,政府官方人士只能幫倒忙,恰恰只有米曉冉比較合適。
接下來再具體一解釋,米曉冉才真正搞明白到底怎麼回事。
敢情這汪大東在美國是一向是從事快餐業的,還曾經在一個跨國連鎖快餐公司充任高層。
今年春節後,共和國派出了一批商業口的幹部組團訪美。
汪大東作為在華人圈較有名氣的快餐業商人代表,在舊金參加了訪問團舉辦的茶話會。
正是這次茶話會上,一個級別較高的幹部很向汪大東發出了投資邀請,給出了很優厚的投資條件,希望汪大東能去共和國看看,有沒有合作機會。
這讓汪大東不免動心,而他隨後又知道外甥趙漢宇在共和國旅遊,索性就收拾了行裝而來。
剛到共和國的時候,其實汪大東也曾試圖透過政府的幫助完成市場調查工作。
可沒想到,雙方對這件事的理解差距太大了,完全就是滿擰。
於是讓他哭笑不得的事兒發生了。
比如說,官方認為他要辦的是給外國人吃的,就是西餐館。
相關的工作人員總帶他去高檔消費場所看,還安排他在使館區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