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其它小說 > 國潮1980無錯小說 > 第一百八十一章 跳靈官

第一百八十一章 跳靈官 (第2/3頁)

所以這“跳靈官”,從戲份上論,也要壓過“跳加官”和“跳財神”一頭。

事實上,在民國之前,“跳靈官”甚至是清宮皇室專享的劇目。

道理是明擺著的,既然都當皇上了,就用不著“加官”和“發財”了,也就格外看重靈官的辟邪之能。

據梨園行傳說,清宮開場戲,一般通例是八位或十六位靈官登臺。

有時遇上節日,就上三十二靈官,甚至上六十四靈官。

此外,清宮還講究用頭路好角跳靈官。

如譚鑫培、汪桂芬、錢金福、楊小樓等。

就連唱旦角的也不例外。

如陳得霖、王瑤卿等,都曾在宮中演戲之前跳過靈官。

可見當年的統治者對這出戏碼的重視。

至於民間的堂會戲,因為大家夥兒的追求都差不多。

那是必有“跳加官”或“跳財神”二者其一,或是一併出演的。

跳加官有跳“男加官”、跳“雙加官”、跳“女加官”三種表演形式。

服飾與道具是專用的,特製的。

所扮演的人物取材於道教神仙“天、地、水”三官中的“天官”(即上元一品賜福天官)。

因此演員向觀眾開啟的“加官條子”上,寫有“天官賜福”、“加官進祿”等吉祥祝詞。

故稱“跳加官”。

較為特殊的是“女加官”,那是本家為老太太辦生日的專屬劇目。

由戲班唱旦角的演員扮演,所扮的人物取材於道教女神仙“王母娘娘”。

頭戴鳳冠,身穿女紅蟒袍,手持牙笏。

同男加官一樣,戴一白色笑眼女面具,梨園行稱之為“女加官臉子”。

而通常情況下,如兩出戏一起演,排在“跳加官”之後的就是“跳財神”。

“跳財神”的表演形式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兩種。

文財神取材於道教神仙比干,武財神取材於道教神仙趙公明,還有一說是西域“大回回”。

自清代中葉以後,文財神的表演形式逐漸失傳,就只有跳武財神的了。

演出的時候,扮財神的演員懷抱一個大金元寶,單手整冠、抖袖、舉起元寶跳躍,向左右各跳兩回。

即將元寶放在堂桌上,順手再將托盤中的字軸兒開啟,給觀眾們展示出一副對聯。

上有“福如東海”、“招財進寶”等喜慶字樣,以此討喜,獲得彩聲。

而所有堂會開場儀式中,要說最平淡的,應是“報臺”。

通常只有崑曲戲班才有這項儀式。

報臺臺詞的內容是根據所舉辦堂會的性質而決定的,不同的堂會有不同的報臺詞。

作用就如同說相聲前的定場詩差不多,僅僅是念一段京白詞罷了。

因此寧衛民的想法,說起來其實很簡單。

他認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京城最典型的舞臺藝術就是京劇。

最新小說: 我的妹妹是偶像 來自陰間的夫君 靈魂機械之蟲族戰爭 僵屍韓娛 我換上女友的臉 大熊貓聯姻指南 賣主角的小主神 被棄侯門主母?二嫁輔國公殺瘋了 誰捧起那頂皇冠 穿越藍星 武士道十八歲 武傲驚天 止步神皇 彌陀咒 女老闆的貼身兵王 時空盲盒,撿漏暴富 末世激流 亂象生煙 直播位面求生 我在全息遊戲中錦鯉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