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的7月,來自海峽對面的校園歌曲《橄欖樹》“流浪”到了京城。
歌曲裡的流浪情懷和傷感的鄉愁,都是京城的年輕人從來沒有接觸過的。
而伴隨著這首校園歌曲風靡一時,瓊瑤的言情也在內地捲起了一陣風潮。
在瓊瑤的故事模式中,有一套幾乎永遠不變的定式。
像女的往往溫柔漂亮,男的英俊瀟灑。
他們除了哭哭啼啼的談戀愛什麼都不幹。
女孩子通常出口成章,男孩子總有一個富商爸爸。
雙方會因為貧富懸殊本能的相互敵視,進而在情感上相互折磨。
但女孩子人窮志不短,男孩子也甘願為了戀人拋棄萬貫家業。
最終,富商老爸會被他們純真的愛情打動。
灰姑娘終於修成正果,得以嫁入豪門。
由於內地的少男少女們,還從沒見過把這種灰姑娘式的童話運用在愛情故事裡的套路。
那麼對他們來說,第一次看到瓊瑤的作品的體驗,無異於發現了一個由浪漫、纏綿、相思和哀愁所構成的神秘花園。
他們驚訝的發現,愛情原來還可以用這樣浪漫的方式來表達。
於是無不被那百轉千回的的情節曲折,三角、四角、甚至五角的愛情關係所吸引,深深的沉迷於其中。
以致於許多上學的初中、高中學生,為了省下錢來買瓊瑤的書。
不惜空腹上學,或是謊報教材費、文具費的。
是即傷身體,又影響學業。
另外,早戀的現象也因此有了苗頭。
所以,既有人說瓊瑤的書是毒害青少年的精神鴉片,也有人說她為內地的少女們點燃了灰姑娘的夢想。
或許,這世上的大多數的東西,永遠都是這樣吧。
在不同人的眼裡,就會得到完全截然相反的評價。
和瓊瑤的所造成的效果相似,在當前社會環境普遍不理解的壓力和阻力下。
寧衛民一樣成功地把曲笑和石凱麗引上了超模之路。
讓她們越來越清晰的看到了完全不同於普通人的,光鮮亮麗的人生。
當然,僅僅靠那一次談話的觸動,一個口紅的小小引誘,肯定不行。
那只是一個還算不錯的開頭而已。
實際上,寧衛民後續為兩個姑娘所做的,還遠不止這些。
除了隨時隨地的鼓勵和心理撫慰,寧衛民還專門為兩個姑娘找到了《羅馬假日》和《魂斷藍橋》的票子。
透過帶她們去看內部電影,讓她們直觀的領略到了,像她們這樣高挑身材的姑娘,可以呈現出什麼樣子的優雅和美麗。
寧衛民還為了響應教練希望兩個姑娘私下裡多練習臺步的要求,專門找教練串了音樂磁帶。然後又把自己和張士慧用來學英語的小錄音機和耳機,拿來給兩個姑娘用,讓她們回家去找感覺,多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