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說,把東西都拉到重文門旅館的原計劃肯定是實現不了。
所以當天,寧衛民就暫時先幫著康術德弄回去兩個博古架,一個八仙桌,兩把圈兒椅,一張條案,以及堂前五供,還有那十幾個大躺箱了。
說句實話,好奇心的促使下,帶著期盼開啟了那些箱子,寧衛民其實是有點失望的。
因為他所想象中的金銀大洋錢一點沒有,珠寶首飾洋手錶也沒見到。
箱子裡多數都是居家過日子的日常用品。
綾羅綢緞、皮袍皮襖倒是不少。
可那些舊時的衣物不是過時了,就是被蟲吃鼠咬了。
還有一些古籍書刊、字畫碑帖也被毀得也不善。
長蟲子的,浸水黴爛的,已經朽成了碎末的,佔了多數。
真能儲存下來的、還像個樣子的,也就十之一二而已。
相對完好無恙的值錢東西,除了那些木箱子還是個物件。
其他的也就是幾塊印石、古玉、手把件、鼻菸壺、蛐蛐罐、蟈蟈葫蘆、鳥食罐兒和一些文房用品了。
而這些零散東西即使都加起來也不足兩箱。
不過話說回來,即使如此,仍舊足以讓整條扇兒衚衕震動的了。
因為寧衛民用板兒車拉回去的那些舊傢俱、大箱子本就顯眼。
來來回回的往家裡運,也得好幾趟呢。
再加上他們把置換出來的傢俱,收拾出來的破爛,能賣的賣,該扔的扔,動靜也不小。
街坊們老能見著康術德抱著大包袱挎著小包袱的往信託商店裡送。
還能看到寧衛民把一筐筐的錦繡堆、廢紙墨,當髒土一樣的往垃圾站倒。
這自然而然就讓衚衕裡的各家各戶為之側目,把這件事當成了熱議的談資。
跟著很快不知哪位訊息靈通人士又傳出訊息。
說2號院康術德的東西這才是九牛一毛,更多的還沒從倉庫拉走呢。
真要都弄出來,人家那2號院都不夠擺的。
好傢伙,那完全可以想象,在這個平均工資六十三塊的年份裡。
對於這些習慣了一分錢掰成八瓣花,鋁鍋鋁盆破了要補,菜墩子快爛了也捨不得換,哪怕桌子就剩了三條腿,都能釘牆上湊合使著老百姓們,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吃驚、震撼、嫉妒、羨慕、眼紅、難以想象、不敢置信、怒不可遏……不一而足。
於是很快大家的眼神變得怪怪的,而且流言四起,把康術德和寧衛民一起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有人說,康術德當年的定性就錯了,根本不是什麼小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