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其它小說 > 國潮1980無錯小說 > 第一百二十章 大舞臺

第一百二十章 大舞臺 (第1/3頁)

如果說八十年代初期,我國的古玩市場就像被一場改革春雨澆醒的小苗。

必須在土壤中蟄伏自己脆弱的根系,只能透過一點點的吸取養分,逐步成長的話。

那麼與之相反,這個時期的郵票市場就如同傑克種下的魔豆一樣。

是充滿蓬勃生機,肆無忌憚地發展,迅速壯大起來的。

事實上,只要對收藏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最早在全國範圍內火熱起來的收藏品種。

既不是古董或字畫,也不是古籍或翡翠,而是郵票。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結果?那當然是有原因的。

概括起來,無非就是因為郵票收藏所需要的資金量少,獲取途徑多,入市門檻低。

而且這種有價票證,既便於攜帶,也利於交易。

從民眾的角度來說,在我國文化單一,經濟不夠發達時期。

郵票幾乎是所有投資品類裡最廉價、最方便參與的一種收藏愛好了。

因為買個瓷器最少幾元錢,買幅書畫要十幾元。

印石、玉器、銅器、古籍、紅木傢俱、文房四寶,想當哪一樣玩物的藏家都所需不菲。

唯有郵票,幾分錢即可購得。

甚至跟熟人索要信封上寄來的蓋銷票也能從中得到樂趣。

那麼這種嗜好天然就具備親民屬性。

而且改革之前,我國銀行利率向來很低,購買郵票卻是同樣能獲得超額收益的。

像著名的“祖國山河一片紅”、“梅蘭芳小型張”,以及“黃山”、“蝴蝶”、“金魚”、“菊花”和“牡丹”這些眾所皆知的優秀票種,價格全是常年上漲。

以持續、穩定、驚人的回報率,讓人們形成了一種“買郵票可以發財”的思想。

所以集郵很容易就可以成為當時讓人們趨之若鶩的投資行為。

偏偏這種投資還因為郵票體量小,承載資金量小,不足以引起相關部門的警惕。

再說郵票也不像糧油票證、工業票證那樣關係到國計民生。

甚至就眼下的國情來說,郵票的價值增高,不但沒有危害性,反而還有利於郵票的發行。

因此這種投機炒作幾乎從不會受到官方的干預。

政府要管,那也就是治理一下公共秩序,管管由此引發的坑蒙拐騙、打架鬥毆的事件而已。

甚至還可以在此披露一點。

即使“運動”中,許多過去發行的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被認為是“封、資、修的貨色”而停止銷售。

集郵被看作是屬於“資產階級情趣的活動”遭到批判。

那京城相當一部分郵票藏家的私下交換與購買,也從未中斷。

只不過是民不舉官不究,上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事兒罷了。

所以郵票既然具有這樣種種有利的綜合因素。

“運動”才剛一結束,京城的民間郵票交易便如死灰復燃一樣,最先得到了恢復,是自熱而然的事兒。

而說到這裡,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京城集郵者們心目中的“聖地”了。

這就是1955 年1 月,郵電部在故宮東翼的東華門77號成立的國家集郵總公司了。

從建國起,這裡就是民間藏傢俬下交易最頻繁的場所。

“運動”中曾一度關門,1978年7月又重新開始營業。

而當此地重張時,集郵愛好者們的熱情就像井噴一般的爆發。

每當新郵發行的當日,集郵公司的營業櫃檯前就擠滿了人,會引發搶購新郵的熱潮。

最新小說: 驚世榮華:婢女上位史 金牌主持 寵妻 屠夫小娘子 嬌弱太子妃 侯爺要續弦 一眼超越 替嫁後,病危世子被撩得活蹦亂跳 錦麗春 花朝向晚 都市王牌霸主 半路搶親:夫騎白馬來 二婚老婆帶回家:你好,壞先生 琪琪公主,變身! 萬古仙皇 重生之潑辣媳婦的逆襲 絕世寵妃:誤惹腹黑小神醫 女天師的紅包群 獨寵媚後 帶著空間去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