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莊司殺死並拋屍的那個人是一個展覽館的副館長,暗地裡是一個利用職務倒賣畫作的中間商。
莊司的殺人動機是因為自己的畫賣價低了,所有的畫都被中間商以高價賣給其他人,莊司感覺自己受到了欺騙,找中間商要錢,但是遭到拒絕,因此莊司才犯下了殺人罪。
大致筆錄就是這樣,其實這些都不是莊司供出來的,而是警方透過中間商的人際關係查到的,莊司從被捕之後沒有說過一句話。
“莊司一直以來都沒有開過口嗎?”徐天問。
“沒有,無論我們做出任何手段,莊司都一言不發,我辦案二十多年了,從來沒遇見過這種犯人,這絕對是我職業生涯的一個恥辱。”陳組長憤恨說道。
“我覺得莊司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他在想什麼?知道自己能被救出去?還是知道自己不能被定罪?”
“不可能,在莊司家裡已經檢查到死者的血跡,在證據充足的情況下,就算罪犯不認罪,也由不得他。被救出去更加不可能,現在可不是古時候劫法場的年代。”
“那本小說裡面的兩起謀殺案,和現實中的兩起謀殺案太像了,最後老管家也是死在一個完美的密室中,咱們先拋開殺人案不說,單是那本小說的寫作方法就有很大問題。”
“有什麼問題?”
“侷限性!您不覺得小說給咱們的侷限性非常大嗎?無論是小說中的人物還是情節,都是由作者去設定的,我們在閱讀小說的時候無法在故事中自由行動。這本小說是以偵探的視角進行寫作的,代入感很強,讀者有一種自己就是偵探的感覺,可是我覺得作者把小說中的偵探設定成了一個傻瓜。”
“這話又怎麼講?我沒看出什麼問題啊!”
“您不覺得最新章節中,偵探的做法非常幼稚可笑嗎?如果是我辦案,絕對不會搞什麼情景再現,就算是要做情景再現,怎麼可能不安排老管家要第一個去書房?作為偵探,這點思維邏輯都安排不通,那個偵探無疑就是個傻瓜。”
“可是作者這樣安排,咱們也沒有辦法啊!”
“問題就難在這,我們只能按照作者的思路去閱讀,而且設立的那十萬軟獎金,讓普通讀者根本就忘記了去刨根問底進行吐槽,不得不說,無論是作者還是小說網站,這種做法都非常高明。”
“可是他們欺騙不了你,要不是你說出問題所在,我還真沒有發現這裡面的問題。”
“那你覺得小說中的兇手是誰?”
“在作者還沒有把所有人物背景都寫得明明白白時,是推斷不出兇手的,所有人都有殺人動機,但是每個人的殺人動機背後是什麼還不知道,還有人物關係網,這些所有的東西綜合在一起,才能進行推理。其實最主要的還是線索,現在小說只連載到第六章,可是小說一直都在進行情節描述,唯一的兩個線索就是方青竹藏在書桌底下的那把匕首,再有就是方青竹和方太太都證明,看到方司令的死相時是仰著頭的,單憑這兩個線索是不足以進行推理的,我們必須要繼續觀察小說的下文才行。”
“可是小說已經連載六天了,每天只更新一章,咱們要看到什麼時候?現實的案件可等不了那麼久。”
“咱們可以先從現實中的案件著手,我發現小說中的案件全部都是在現實中案件發生以後才上演的,或許作者一直在窺視現實中案件的全經過。”
“你是說,那三個嫌疑人當中有人是小說的作者?”
“這只是我的第一種假設,如果是這樣還好,但如果是第二種,那問題就相當嚴峻了。”
“第二種是什麼?”
“這第二種……很可能是現實案件的兇手從一開始就知道小說中的作案手法,如果是這樣,咱們就必須要從小說開始調查,首先就是這個小說的作者。”
“想要找到作者並不是難事,只要警方出面聯絡小說公司就能查到作者的資料。”
“不會那麼順利的,既然這個作者有設立謎團的頭腦,還有操控別人犯罪的方式,就說明這個作者是一個思維邏輯非常縝密的一個人,就算註冊小說公司作家賬號,恐怕也不會用自己的身份,到頭來咱們只能一無所獲。”
“那現在應該怎麼辦?最起碼咱們要調查一下才行吧?”
“調查的程式必須有,咱們只能賭一下這個作者到底是不是個傻瓜了。”
“那我現在就讓李明去小說公司。”
“這期間咱們還要研究一下小說裡面的案件,對了,您讓李明問一問,小說公司手裡有沒有這本小說的後續章節,我覺得作者如果要隱藏身份,直接給小說公司的編輯用郵件投稿的方面比較大,或許小說的後續情節,小說公司的編輯手中應該有,最起碼也要連載到讓讀者有線索可尋的章節才行,只有這麼幾章,誰也看不出來兇手是誰。”
片刻之後,陳組長撂下給李明撥過去的電話,兩人繼續討論起小說。
“你剛才說,小說裡面的偵探被作者設定的有問題,我想知道,如果你是小說的作者,你會怎樣設定故事的後續情節?”
“您的問題還真是犀利無比,讓一個解謎者去設定一個謎團,不過聽您這麼一說,我覺得還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想聽聽你的見解。”
“設立謎團其實最初的時候是可以無限去遐想的,重要的是必須留下線索給解迷的人才行,因為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手法,就算現實中的犯人再怎麼聰明,也一定有疏漏的地方。”
“你覺得現實中兩起案件的疏**在哪?”
“審訊室的疏**就在監控上,監控拍下的全過程,必定有揭露兇手的地方;老太太的房間疏**就大了,沒有被反鎖的門就是重要的疏**,因為兇手根本無法做到從裡面把門鎖上,這就是兇手的遺漏之處,因此我更加相信,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完美的犯罪手法。”
“可是……小說裡面的兩起密室案件,兇手全部都做到了反鎖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