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少,華音里民樂大師可不少。
琵琶劉德海先生,古箏王中山先生,笛簫張維良先生......這些都是華夏的第一把!
你有沒有目標,準備向哪位大師請教?”
江平笑道: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當然是全要!”
看著李凱一臉“你在想P吃?”的神情。
江平哈哈一樂,這才想了想道:
“如果有可能,
我想拜訪一下古琴方面的大師……”
如果說,西洋樂器之王首推鋼琴!
那麼華夏古典樂器中,古琴,則具有極為特殊的意義和崇高地位。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絃琴,位列華夏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視為高雅的代表,是華夏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
古琴為八音之首,被歷代文人所推崇。
“八音之中,惟弦為最,而琴為之首”。
魏晉名士嵇康在其《琴賦》中稱:“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君子之近琴瑟,此儀節也,非以慆心也“,“士無故不撤琴瑟”,古琴在華夏古代文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已經提升到了修身養性、體現自己思想學識和人格情操的境界。
以江平對系統的研究和了解。
但凡是對他的“修養”、“心境”方面有提升的技能,都比普通技能更重要!
他隱約有種預感,
君子六藝裡的“樂”,想要提升到大師級……
首先就要把“古琴”,提升到大師級!
或許,以系統“與時俱進”、“相容幷包”的調性……西樂的鋼琴技能,也極有可能需要到大師級。
不過,鋼琴畢竟是西樂。
真正的大牛都在國外,國內勉強就一個郎朗稱的上“大師”級,可按時間看,現在他技術雖然天才橫溢,但缺乏沉澱,還未臻至大成。
所以,先搞定古琴再說!
一聽江平這麼說。
李凱臉上不禁流露出一抹難色:
“呃……,古琴啊……”
李凱解釋之後,江平才知道。
古琴在傳承方面,與其他型別的樂器教學,有著極大的不同。
古琴自古都是使用減字譜記譜,譜子裡是沒有節奏的,一萬個人彈可以有一萬個版本。
如果沒人告訴你,
你可能都不知道兩首風格節奏迥異曲子,是用的同一個譜子……
因此古琴的傳承,需要人對人的方式!
這也就是所謂的:古琴“流派”師承。
建國之後,有一段時期古琴幾乎在華夏快要絕傳了,也是這個原因。
華音的古琴專業,自當年還未和央音分拆前的古琴“一代宗師”吳景略始,其子吳文光教授後來也擔任音樂學系主任。
父子兩代傳承,主流就是“虞山吳派”。
不過現在吳文光先生僅擔任博導,帶帶研究生。他基本上長期奔波各地,專注於打譜和推廣古琴文化。
“泰斗”級的古琴大師,現在學校裡還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