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燕逸仙他們可以不用這麼做的,燕昊天作為天道的分身,他們完全可以投靠任何一個不可知之地,從而得到庇護,但他們沒有這麼做。
既然連天涯閣都能如何,那翁家為何不可以呢?
除了翁家之外,其他各大世家集團的家族,在死守東海防線的時候,都是窮盡所能,傾其所有。
這天下不是隻有軍人才會捨生忘死,逐利的商人,有一技之長的工人,只懂耕種的農民,在生死存亡之際,他們也會捨生忘死。
一個人站起來,或許有鶴立雞群的感覺,可無數人站起來,那即便是天塌了,也能將其頂回去。
東海城很富有,可再富有,也有其薄弱之地。
讀書人少!
大炎三十六洲,唯獨海洲沒有儒家書院,這是海洲之疼,也是海洲仕子之疼。
海洲的商人無數,可能夠金榜題名,入朝為官的讀書人,卻寥寥無幾,即便有,也都是被放置在不被重視的小角落。
但在幾年前,這個情況得到的改變。
大儒荀德華帶著其學生,在東海城建立了起點書院,從那個時候開始,海洲也有了自己的書院,讓海洲仕子有了自己的歸屬地。
這幾年,雖然戰火不斷,紛爭不斷,可海洲還是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仕子,開始踏入仕途,在大炎各個地方,發光發熱。
儒家跟所有的修行體系勢力都不太一樣,儒家的身影在世俗王朝隨處可見,人們早已經習慣他們的存在,與其說儒家是一個修行體系勢力,還不如說,他們是一個世俗勢力。
這幾年,儒家的動作可不少,尤其是在許一凡崛起的那段時間,儒家做的種種事蹟,都被世人熟知。
西北戰役,儒家弟子的出關。
塔撒哈戰役,儒家弟子枯守炎城五百年。
一樁樁,一件件總是那麼的震撼人心。
儒家人做事,總是潤物細無聲,當人們知道的時候,他們已經做了很多很多。
在很多人看來,讀書人嘛,就是隻會搖頭晃頭讀死書之人,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廢物。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當然不是。
在殷元魁從西北迴來,重建鎮海軍的時候,鎮海軍當中有很多將領,不是武力爆表的武夫,而是這些連騎馬都可能摔下來的讀書人。
東海防線是所有防線當中最長的一道防線,從泉州開始,一直到平洲,凡是靠近大海的大洲,都修築了防線,如果沒有這些讀書人的加入,怎麼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修築成功呢。
在戰爭還沒有開啟的時候,已經有很多讀書人累死在了修築防線的路上。
荀德華,這位年過古稀的老人,這幾年更是帶著書院的學生,東奔西走,奔波在各個防線之上。
讀書人不止是隻會玩筆桿子,但他們拿起槍桿子的時候,也是很厲害的。
儒家子弟能打嗎?
很能打,齊賢博已經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所有人,讀書人打架很厲害的。
但讀書人最厲害的不是他們能言善辯,也不是他們能打,而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當家國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總是第一時間站起來。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是荀德華在東海王朝陸沉之後,對其學生說的話。
這句話,現在不僅鐫刻在起點書院,更是鐫刻在縱橫書院,以及各大洲的儒家書院之中。
什麼才是讀書人最該做的事情?
這就是讀書人最應該做的事情。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