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鍾愛琴棋書畫,而教坊司中的女子由於以前身份尊貴,無論談吐亦或者容貌都是上上之選。勾欄之地雖說女子也會彈琴,但是琴藝總歸比不上出身大家閨秀的。而且因為教坊司消費高,光是一位花魁打茶圍的入場費便是五兩銀子,而這相當於普通人一家子三個月的飯錢,然後再由娘子自行選擇一位共度良宵,而之後花魁還會視情況額外收費。
也就是說,你可能就是進去看看花魁,喝點茶水聊聊天然後五兩銀子就沒了,就算人家花魁看上你了,然後還得花錢。
所以很多普通人雖然更加鍾情於教坊司,畢竟是官辦的。但是畢竟條件有限。導致了出入教坊司的多是文人墨客,高官富商。
試想一下,一群人在聊天喝茶談風月,旁邊是一個美豔動人的花魁彈琴。而如果這時候你能做出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或者詞,眾人稱讚,而且花魁也是文化人。那麼這個逼格是不是就上去了?而古代文人看重什麼,可不就是那點逼格嘛。而且因為同行的都是高階圈子的人,這名氣不就也有了嘛。
今日教坊司門前來了一個男子,而男子最引人注目的也是他那雙冰藍色的眼眸,讓人看一眼便挪不開視線,而身後則跟著一位老叟,光從外形上看的出來老叟年輕時候也是一個英俊瀟灑的男人。
可不就是世子殿下與那方老前輩嘛。
一位小廝看到世子的穿著便不是普通人,教坊司作為禮部管轄的妓院,出入其中的人員非富即貴。作為小廝自然不能眼光太低。
神牧國統一之後對於國民著裝做出了要求,金黃紅紫等豔麗服飾,多為達官貴人。而青藍黑白則屬於平民。其中黃色獨屬於皇家。而黑色平民之外便是府衙官吏也有著青黑色的。但是平民與達官貴人的衣服面料多有不同,平民多為葛麻織品,而達官貴人面料則為“帛”,分類細緻。如綾、羅、綢、緞、錦、紈、綃、絹、縞、素、縑、綺等。
而且衣服紋飾也有規定,可分為十三紋飾。分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其中天子服飾可以全用,除龍為天子專屬之外,其餘紋飾視官階而定。可以說若衣服的紋飾圖案越多,那麼這個人的身份就越高貴。服飾顏色或可逾越,但是紋飾圖案逾越的話被官差看到是會被抓回衙門的。
所以當小廝看到世子身上那紋了八個樣式的圖案,不敢有絲毫怠慢。
“今日你們這裡的頭牌有沒有開茶圍?”世子問道。
小廝恭敬的回答道:“回公子的話,這裡的頭牌,玉簫姑娘今日正好開茶圍,若公子有興趣。小的這就帶您過去。”
“前頭帶路吧。”
不一會兒,便到了花魁玉簫的小院“玉笙居”。李默交了自己與方少林總共二十兩的入場費後,心想:“不虧是官辦的,連隨從也要交錢才能進去。二十兩差不多是普通人一家一年多的伙食費了吧。”
走進裡面,看到裡面已經坐了差不多有十個人了正在高談闊論,目光時而轉向旁邊正在煮茶的女子。
世子看了一眼女子,膚色白皙,身材苗條,五官端正而顯得秀氣,頗有“清水出芙蓉“之感。
而著裝方面,一件薄紗衣裙,隱隱約約可見胸前的溝壑。
而世子走進坐下,等了片刻便又進來身著青衫長袍的年輕人。
玉簫眼看已經差不多了,便入席提議:“在座諸位都是京城才子,少年英才。不如各自作詩一首,若是今日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詞流傳出去,豈不是美事一樁,在座諸位亦可青史留名。”
玉簫提議的便是打茶圍時常見的一些小遊戲,用以活躍氣氛。而花魁則通常作為主持,不光光是活躍調節席間氣氛,也會點評客人的作品。而往往有些客人作品會有些不堪入目,這時候就比較考驗花魁的文字功底了,所以主持就需要這些大家閨秀出身來擔任了。也是為什麼這些文人墨客,高官富商聚會首選教坊司的原因了。
玉簫的提議得到了在座多數人的支援了,雖然有少部分人面露難色,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
“那便勞煩玉簫姑娘出題了,小生雖不才,比不上詩壇大家,但是在京中頗有詩才。希望玉簫姑娘能夠稍稍提高一些難度。以免有些人矇混過關。”最後那個進來的人說道。最後一句有意無意的往李默的方向看去。
世子無奈,心想逛個妓院都能來摻和一腳。
玉簫微微恭敬道:“那奴家便恭敬不如從命出題了。中都前幾日下了一場瓢潑大雨,一場驚雷可是著實嚇壞奴家了,不如諸位便以這夏季暴雨為題作詩一首如何。”
李默聽聞面不改色,雖然這個題材頗為偏僻,但是作為前世文科畢業的自己,作詩雖然不說特別好但是也不差,更何況還可以背詩,這個世界可沒有自己前世那些流傳萬世的璀璨詩文。
而剛才說話的年輕人這時候大聲道:“在下不才,前幾日那場大雨心有所感早已作詩一首,便由在下獻醜為諸位兄臺拋磚引玉了。”
“雷聲陣陣狂風起,烏雲滾滾雨點急。頓時天閘洩水柱,道街小巷水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