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提醒,一群少年立刻嘩啦一下衝向自家媽媽身邊,全然沒注意到陶潛懷中抱著的那嬰兒。
自脫離母體開始,還未哭過一聲。
“天生有缺,無魂無魄,聾啞痴愚,容貌醜陋,資質低劣,竟是佔了個全。”
“若剛剛無小小歲靈液續命,這孩子便是出生,也活不過三息去。”
“師叔,這便是你選中的轉世身?”
陶潛動念傳音時。
一道肉眼難見的真靈光輝自他袖袍內躍出,正是那躺坐於玉蟾之背,憊懶肥胖的師叔。
就見他又坐在那頭顱巨大,且無魂靈氣息的嬰兒額頭處。
朗聲一笑,而後得意笑道:
“師侄你修行時日尚短,那裡曉得你師叔我之手段。”
“師叔我的演算神通雖不如多寶哥哥,但我兼修九蟾經,一點蟾機在心魂,拿來和那群域外神絕爭是無甚用處,可尋最適宜我的轉世身,卻是不可能出錯。”
“此嬰天生十殘,本該出生即死,得我真靈投入,絕境逢生,再完美不過了。”
正常而言,玉蟾說到此處便足夠。
但他卻仍未住口,繼續又道:
“好教師侄你知,轉世重修之事並非真的只是重來一次那般簡單。”
“若想真個破劫歸來,需補全自身缺憾,否則便是重修十次,百次,也終究是化飛灰了賬的下場。”
“麻衣師姐早早替我們八仙籌劃好了前路,我兼修靈寶、九蟾兩法,卻依舊破不開道化大劫,仍需一門佛法相輔。”
“此身之母,連同九個兄姐,如今雖都是凡俗人族,實則個個與佛有緣。”
“我此次重修,便欲借母親、兄姐的緣法,也得一門可補我缺的佛法。”
“待我真靈入此嬰軀體,正式降生後,諸般記憶,前塵往事都將遭矇昧……此後便以一個天生殘缺,痴愚聾啞的人族而活著,若我蟾機感應無錯,想來會在十三歲那年,與兄姐母親一起得遇佛緣。”
“修得佛法那一日,便是我覺醒宿慧之時。”
“屆時我將以蟾機喚你,師侄千萬記得要來接引,將我、兄姐與母親一起帶回山門去。”
“我得了好處,自然也要照顧這一世的兄姐與母,豈能讓她們落入禿驢之手?”
“彼時你或許要與佛門禿驢做過一場,不過十三年後的師侄,想必無甚問題。”
一番話說來複雜,實則仍舊是一道傳音便罷。
只是讓陶潛沒想到的是,玉蟾師叔這轉世重修竟然這般複雜,甚至還算計佛門。
這倒是讓人倍感稀奇!
須知修行界中,向來只有佛門禿驢算計他人,經常弄一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戲碼。
不曾想靈寶門人竟反過來,悄悄算計起了佛門。
“聽起來,這似乎是那位麻衣姑姑的手筆?”
“也不知其餘七仙的重修,又是些什麼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