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桑丹珠看向李察,微不可見地皺了皺眉,三天前李察以一番話令他失態,從他口中套出了三祖舍利在密宗中的訊息,令他在後續和道信的交涉中一直佔不到主動甚至有時處於被動的局面。如今李察再開口,他心中不由咯噔一下。
他緩緩問道:“小師傅有什麼問題?”
李察淡淡道:“比武我懂,出家人點到即止憑實力說話,可是這比佛法,該怎麼個比法?佛法博大精深,可比的東西太多,若是全都拿出來比那不知道要比到何時去。”
羅桑丹珠心中早有打算,他笑著道:“自然不可能全比,我已經說了,佛法和武功各比三場,所以比佛法,應當是挑最能體現佛法的一種方式來比,我覺得梵文,最能體現佛法的博大精深。不如我們就比這梵文如何?”
聽見這話道信四人和空聞臉色俱是一變,雖然說佛教和梵文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譬如說六字真言便是自梵文音譯而來,但是近幾百年來中原佛教一直在提倡去梵文化,提倡用自己的文字和語言來傳播佛法。因此他們對梵文的研究定不如西域密宗,要是按這個比法,這佛法比試他們必輸無疑!
想到這裡,五人不由同時看了李察一眼,心中有些感激,若不是李察提出這關鍵性的問題,他們真想不到,密宗竟真的無恥到了這等境界。
李察不卑不亢道:“羅桑大師,晚輩竊以為體現佛法的方式有許多種,只用梵文一種未免太過片面。”
羅桑丹珠聞言眉頭皺的更深了,心中忍不住暗罵一聲,我就知道這傢伙站起來準沒好事!他擠出一絲笑容朝李察道:“那小師傅認為該如何?”
李察笑著道:“晚輩覺得偈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羅桑丹珠聞言臉色立刻一變變得不太好看,道信四人和空聞聽見李察這話則是臉色一喜,看向李察的眼神越發欣賞。
偈言又稱為偈語,偈詩,乃是附綴於佛經的一些讀後感或修行的實踐中得到的體悟寫成的語句。因為多為四句組成,兼具文學的形式與內容,朗朗上口,儘管不是佛經的主要內容,但是有人卻將偈言認為是佛法之本。如果說佛經是樹幹與青柯的話,那麼偈言就是果實與花朵。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偈言是中原佛教的長處,是西域密宗的短處。要是比這偈言,道信四人,空聞方丈,了空,石之軒這七人人裡隨便拉出一個人來都能完爆密宗所有高僧!
羅桑丹珠想了片刻之後抬起頭來,道:“小師傅言之有理,那第一二場比梵文,第三場比偈言如何?”
李察針鋒相對道:“那為何不是第一二場比偈言,第三場比梵文呢?”
羅桑丹珠頓時倍感頭疼,昨天是這樣今天也是這樣,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李察跳了出來,把他精心設計的計劃攪得一團糟,如果不是出家人不能犯殺戒,他殺了李察的心都快有了!
“阿彌陀佛。”空聞突然誦了一句佛號,笑著道:“不如這樣如何,第一場比梵文,第二場比偈言,第三場,論禪。”
聽見最後兩個字,無論是羅桑丹珠還是道信臉色都是一變。要說什麼最能體現佛法高低,既不是梵文也不是偈言,而當屬這論禪。
論禪就好像是兩個和尚之間辯論,誰能將對方辯倒,讓對方說不出話來,那麼就是誰贏。這才是真正硬碰硬正面比拼雙方佛法的方式!
道信和羅桑丹珠思索許久之後,最終同時開口道:“我覺得此法可行。”
兩人隨即相視一眼,眼中戰意蓬勃。他們二人一個是禪宗四祖,一個是密宗****,無論是誰對於自己的佛法修為都有絕對的信心,既然不能為自己爭取到絕對有利的比賽方式,那不如就按照空聞提出的這個辦法,論禪,比硬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