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這幾天,劉宏估計將自己一輩子的哀傷都嘆息盡了。大漢王朝勢至如今,其要負最大的責任。
觀察了建章宮半響之後,劉宏眸子一凝,道:“汝自己幼生長於道士人家,可知莊周否?”
“稟父皇,兒臣於史子眇家裡,始學道家經典,自是熟讀一書。”
“嗯。”
點了點頭,劉宏,道:“汝知內聖外王乎?”
劉辯眸子精彩,緊緊盯著劉宏。半響之後,一抹激動從中閃過,其躬身,道。
“裡曰:“是故內聖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鬱而不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
聲音自信,有些輕微的顫抖,內聖外王即是帝王之道。此刻劉宏相詢於此,其透露出的資訊自是不言而喻。
天子之位,九五至尊。
這是大眾的夢想,亦是諸位皇子仰望的所在。更何況劉辯身為劉宏嫡子,對於那個位置,心裡的渴求不至一星半點。
這是每一個男兒心中的夢想,劉辯距離如此之近,更是隻有咫尺之遠。登上九五至尊位,便可威加宇內。於九州之內,尊威無上。
劉辯心裡的激動,根本就無法掩飾,甚至於其也不想掩飾。
……
聞言劉宏臉上掠過一抹欣慰,頓了一下,道:“內聖外王便是王霸之道。即,對國之百姓仁愛,以學習三皇五帝,以致於四海昇平。”
“而作為一國之君,不僅要對其內仁愛,更要對外霸道。面對任何勢力,都要敢於直面而上,雖國滅身死族亡,亦要不墮其威。”
“兒臣謹尊教誨!”
“嗯。”
隨意的點了點頭,劉宏隨手拾起一份竹簡,翻看了一會兒,對劉辯,道。
“歷代帝王日常記載,乃不可多得經驗之談,乃先輩一生之精華凝聚。”
劉宏眸子一閃,其中掠過一抹精芒,道:“宣帝曾多用刑吏,當時為太子的元帝向他建議多用儒士時。”
“他的回答是:“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看了一眼劉辯,這個自己期許良久的兒子。劉宏死死的盯著,認真的言,道:“天子之道,並非治國之術。”
“治國之術,在於安民。作為天子,一國之君,熟知便可。天子之道,帝王之術,其在於用人。”
“人性趨利,利是自私的核心,亦是君臣之交的鎖鏈。君主駕馭臣子之術在於神秘,以使其無從觀測,無從掌握汝內心變化。”
劉宏眸子一閃,盯著劉辯,道:“韓非子曾有言,仁愛如水,人愛而多溺。法令如火,人畏而不傷。”
“韓非子一書,乃帝王之術大成之作。其主張用法術勢來治理國家,主張用賞罰對待臣子,用愚民政策對待百姓。”
“法乃政策法令,術乃權術陰謀,勢乃強權威懾,此乃法家精髓也!”
……
劉宏的聲音平淡無奇,在建章宮不斷響起。其此起彼伏,一陣又一陣。劉宏不斷說出的話,冷酷的近乎冷血。
大漢江山,風雲飄搖。這一刻的劉宏有了一絲急迫,天下大勢的紛亂,讓巨大的壓力傾襲下來。
如巨嶽蓋頂,其力千鈞。
劉辯眸子一閃,其有些忐忑。思之良久,才朝著劉宏,道。